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 > 第124章 124江东必然成了众矢之的(第5页)

第124章 124江东必然成了众矢之的(第5页)

如果别人打着正义的旗帜的话。

如果非要让自己扛揍一点,那就必须扩大地盘,扩大实力。要扩大实力,荆州这一块不放过。

孙策把地图看了又看。

乔菁菁也认为,不如先打荆州。

吴郡在朱治的治理下风平浪静,百姓安居乐业,且孙匡这个反动势力已经被拔除,孙暠等阴险狡诈之徒尚且蛰伏着不敢出动。

还有就是大伯孙羌那一房,堂兄孙贲孙辅都是猛将,一个是豫章太守,一个是庐陵太守,手下大片大片的土地,有兵马强壮,就应该趁此时大家还没懒惰下来,还有上进心的时候,趁这两个堂哥还年轻,打得动。

嗨,也都是大50岁的人了。

还包括孙策的舅父吴景同志,姑表兄徐琨同志。

孙策就说,他想趁自己年轻,再干一盘。

给孙家,给阿绍,给他和乔菁菁以后的孩子,再打些基础。

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北方总会有一人胜出。

就像乔菁菁为孙策分析的那般,北方地理位置相对南方而言,没有那么富庶肥沃,但他们地势站在高处,天然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

孙策是在乱世当中博的地盘,博出来的生存之道。

火中取栗。

就趁一个乱字。

再去博一把。

而可不可以就固守江东,不参与北方,也不参与荆州呢?

不管是乔菁菁还是孙策,都觉得这不可取。

如果要保江东,必须要争取荆州之地。

这一次,孙策不带孙权一起出征了。

有多少年孙策但凡出门打仗,总是要带着孙权,这个弟弟为他出了很多出奇的谋略,绝妙的主意。

这一次,孙策说:

“我带着江东的兵马,沿着水路,再去攻打荆州。我的目的当然是拿下整个荆州,驱逐刘表,活捉黄祖,为父亲报血仇。

我不能带你!

你留守吴郡,留守会稽。”

那时候,孙权比起孙贲孙辅这些堂兄来,简直年轻的很。

“有你和子布,朱治留在吴郡,我若失利也无妨,退可攻,进可守。我若成功,皆大欢喜。

你大嫂潜心于农事,发展生产,对江东百姓有很多好处,你们都是善用计策和方法的聪明人,你们在吴郡我很放心。”

乔菁菁很放心她自己。

就是不放心孙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