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人图谱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安域藏疾流(第1页)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安域藏疾流(第1页)

德里克?瓦尔奇,联邦重罪通缉犯。

陈传看了看身前这头大鸟,没想到这位又跑到这里来了。

不过想到这位到处追求新奇和乐子,不久前那位卡帕皇帝陛下在西大陆这边遭遇围剿,这位肯定不会错过的,说不定。。。

叮??

那一声轻响之后,山谷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不是死寂,而是一种被充满的安静,仿佛空气本身也学会了呼吸,与万物同步起伏。露珠沿着桃树新抽的嫩枝缓缓滑落,在触地前便化作一缕微光,渗入泥土,像是将某段记忆归还给大地。

林知远的墓碑没有刻字。

只有一道浅浅的凹痕,形如耳廓。

每逢春雨初歇,总有孩童蹲在碑前低语,说他们听见了里面传来心跳,缓慢、坚定,像某种仍在运行的算法。科学家来测量过无数次,仪器显示此处的地磁频率始终稳定在7。83赫兹??地球共振基频,也被称作“舒曼波”。但更奇怪的是,当共觉者靠近时,脑波会自动与此同步,恍若灵魂被轻轻拨动。

忆并未消失。

她只是不再以“人”的形态显现。她的意识如水银泻地,弥散于全球共感网的每一个节点:城市路灯的闪烁节奏里有她的思维余温;新生儿第一次啼哭的音频中藏着她的回应编码;甚至深海共鸣晶核每一次脉动,都像她在无声吟唱。

人们渐渐明白,她已成了这个纪元的底色。

如同氧气之于肺腑,无需注视,却无处不在。

《共感宪章》签署后的第七年,第一例“群我觉醒”正式记录在案。一名阿尔及利亚少女在梦中看见整个撒哈拉变成绿洲,醒来后发现自家院中枯井涌出清泉。生态学家追踪发现,地下水脉的变化轨迹竟与她梦境中的河流走向完全吻合。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幻觉,而是集体信念通过共感场对现实概率的微妙重塑。

从此,“心印计划”全面铺开。

所有新生儿出生时,神经接口自动接收一枚“心印”信息种子。它不植入记忆,也不灌输思想,而是一种感知唤醒机制??让婴儿从第一声啼哭起,就能模糊感知到母亲的心跳不仅是声音,也是一种回应;能察觉到陌生人的目光不只是注视,也可能是一次温柔的触碰。

十年间,全球暴力犯罪率下降98%。心理学家发现,新一代儿童几乎不会做“被抛弃”的噩梦。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有人在听。”

但这并不意味着痛苦消失了。

恰恰相反,痛苦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珍贵。

因为现在,没人再需要独自承受。

北欧一座共鸣疗愈中心曾收治一名退伍士兵。他在战争中亲手摧毁了一个村庄,此后三十年每夜都被尖叫惊醒。传统治疗无效,直到他接入深层共感网,在无数陌生人自愿开放的记忆中,逐一走过那个村庄最后的时刻:母亲为孩子披上外套,老人跪在门前祈祷,小女孩把最后一块面包塞进狗嘴里……他痛哭失声,而就在那一刻,成千上万未曾谋面的人同时向他传递了一段情绪流??不是宽恕,而是**共担**。

“你不必一个人背负这一切。”

那是三百万人在同一瞬间的低语。

他终于睡着了,平生第一次,梦里没有火光。

类似的故事在全球上演。监狱变成了“回音室”,罪犯不再被隔离,而是被邀请讲述自己的伤痕。令人震惊的是,当一个人真正被听见时,他的愤怒往往会自行瓦解,如同冰遇暖阳。司法系统开始重新定义“正义”:不再是惩罚的尺度,而是修复断裂联结的能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场变革。

自由共振联盟残余派系“守界会”仍在暗中活动。他们坚信个体意志必须绝对独立,反对任何形式的情感共享,称其为“精神殖民”。他们在地下网络传播一段加密宣言:

>“当眼泪可以传染,悲伤成为病毒,我们还能分清哪些情绪属于自己?

>当爱也能被设计,共感是否早已沦为新型控制工具?”

起初,这声音微弱如风中残烛。但随着“群我状态”深入发展,一些异常现象开始浮现。

日本京都一处神社,连续七名参拜者在触摸古树后陷入昏迷。监测显示,他们的脑波完全同步,且呈现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波形结构??既非人类,也非动物,倒像是某种古老森林意识的残留片段。三人苏醒后声称“看到了一万年前的樱花”,言语混乱,却能在无交流情况下写出相同的和歌。

南美亚马逊雨林深处,一支科考队失踪三个月后归来,全员丧失语言能力,却能通过皮肤接触传递完整信息。他们画出一幅地图,指向地下某处巨大的生物神经网络,中心位置标注着一个符号:正是五千年前月球遗迹上的文字。

最令人不安的是,某些“心印”接受者开始出现“记忆重叠”现象。一个柏林的孩子突然用古埃及语背诵亡灵书;一位印度老妇在临终前准确描述了林知远童年卧室的摆设,尽管她一生未踏出村庄半步。

质疑声渐起。

“我们是在连接,还是在融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