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战尸(第1页)

第五百四十七章 战尸(第1页)

苗火粟的目光为之一凝,就在他一愣神的工夫,这个阴兵战骑已经纵马冲了过来。

漆黑的战马嘶鸣着,卷起一片尘土,很快便从烟尘中冲了出来,杀向苗火粟。

战马最后一跃几达七、八丈远,两只冰冷的铁蹄凌。。。

春风拂过南方小镇,吹动茶馆檐角铜铃叮当轻响。说书人话音落下,满堂静默,唯有炉火噼啪作响。那孩童久久不语,眼中似有雾气浮动,良久才低声道:“我昨夜梦见一个穿白衣的人,站在雪地里,对我笑……可我不认识他。”

说书人怔住,手中折扇缓缓合上,发出一声轻响。

同一时刻,北冥寒渊的裂谷已归于沉寂。极光褪去,冰原重归死寂,仿佛前夜那场惊天动地的记忆复苏只是一场幻梦。但地面残留的灼痕、空中尚未散尽的光尘、以及裂谷深处那一道缓缓闭合的赤金火焰之门,都在无声诉说着什么。

林知雪并未走远。她在十里外寻了一处避风岩穴,生起篝火,取出竹简继续书写。她的手冻得发紫,却一笔一划不肯停歇。朱砂混着血丝,在竹片上晕开如梅花点点。她写陆昭坠入心火那一刻的眼神,写忆莲消融时的低鸣,写那句“记得住的,便是活过的”如何如刀刻进她灵魂深处。

她忽然停下笔,抬头望向洞外。风雪中,一道模糊身影正缓步而来。

那人披着破旧灰袍,身形佝偻,脸上覆着一层薄霜,看不清面容。他走到洞口,静静站着,不言不语。林知雪握紧腰间短剑,声音冷如寒铁:“谁?”

来人缓缓抬头,露出一双浑浊却清明的眼睛。他开口,嗓音沙哑如磨石:“你是……写《拾遗录》的人?”

“你是何人?”林知雪未答,反问。

“无名之人。”他轻叹,“但我知道你为何在此,也知道你将去往何处。”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干枯的蓝色花瓣,递上前,“这是忆莲残瓣,三年前我在昆仑墟边缘捡到的。它一直在等一个人来取。”

林知雪心头一震。她接过花瓣,指尖触碰瞬间,竟有一丝微弱共鸣传来,如同心跳余音。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因为心火醒了。”老人望着她手中的花瓣,“而所有被唤醒记忆的人,终会踏上同一条路??找回自己丢失的那一段。”

他坐下,接过她递来的热汤,喝了一口,缓缓道:“我本是史君阁第七代‘删忆使’,负责焚毁南疆战史、抹去三百七十二个姓氏。我亲手烧掉了萧承远的族谱,也曾在深夜听见墙外哭声??那是亡魂在呼唤名字。”

林知雪瞳孔骤缩:“你就是那个……”

“是我。”老人点头,“直到某夜,我梦见一位盲眼少年弹琴,曲调悲怆,歌词却是我从未听过的密语。醒来后,我发现自己竟会背诵一段早已禁传的《沈氏家训》。那一刻,我知道……忆莲找到了我。”

他抬起右手,掌心赫然有一道莲花状疤痕,隐隐泛蓝。“它在我体内蛰伏十年,直到心火共鸣,才终于苏醒。如今,我已不是删忆使,而是‘拾荒者’之一。”

“还有多少像你这样的人?”

“不多。”老人苦笑,“但也不少。遍布九州,藏于市井。有的是樵夫,有的是绣娘,有的甚至仍是史君阁官员??他们白天篡改典籍,夜里却偷偷抄录被删的文字。”

林知雪猛然站起:“你们早就在反抗?”

“不是反抗。”老人摇头,“是等待。等一个能点燃心火的人出现。现在,我们等到了。”

三日后,林知雪启程南下。老人同行,自称“老槐”,因幼时家门前有古槐一棵,已被雷劈空,仍年年抽芽。两人穿越雪线,进入云岭山脉。途中遭遇三次截杀:第一次是黑衣蒙面刺客,手持无铭刀,招式狠辣精准;第二次是幻阵迷局,虚空中浮现无数哭泣人脸,试图引她迷失神志;第三次最险,整座山谷突然塌陷,毒瘴翻涌,竟是有人以秘法引爆地脉阴毒。

每一次,都是那枚忆莲残瓣发出微光,指引生路。

老槐咳着血笑道:“史君阁果然察觉了。他们怕的不是陆昭复活,而是记忆开始自行回归??这比任何武力都可怕。”

抵达云岭深处一座废弃书院时,已是春深。桃李争艳,溪水潺潺,院中石碑倒伏,字迹斑驳。林知雪拂去青苔,只见碑文赫然写着:“柳溪义学旧址,建于景和三年,毁于大火。”

她心头剧颤。景和三年,正是陆昭家乡被焚之年。

书院后堂尚存半间屋舍,梁柱焦黑,墙上却留有一行稚嫩刻痕:“阿沅教我写字,今日学会‘念’字。”

林知雪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老槐默默取出随身包袱,层层打开,竟是一卷残破画卷。展开一看,乃是一幅村居图:溪边杨柳依依,孩童追逐纸鸢,妇人洗衣于石上,远处炊烟袅袅。画角题款:“柳溪春晓,云漪绘。”

“这是我从史君阁密档中偷出的最后一幅真迹。”老槐低声,“云漪,是陆昭母亲的名字。她不仅是村妇,更是前代忆契守护者的女儿。她明知儿子注定要走这条路,却仍让他出生,让他长大,让他记住一切。”

林知雪颤抖着抚摸画纸,忽然发现画中某处异常??那棵最大的柳树根部,隐约藏着一个极小符号,形如莲花与火焰交织。

“这是……忆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