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速度要很快,必须在月底之前完成。”
李修竹二人对视了一眼后,陈雪茹开口道:“如果只是三十万件,在只保质保量,不考虑做工精细的条件下,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钱,我们也可以不要,可以当捐献资助了。”
听到这话,李先生眼前一亮,能省下钱最好。
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那我就先谢谢你们了。”
然而李修竹却笑着摇头道:“您别光口头谢,要谢的话这得登报谢啊。”
“名字、贡献,都得写清楚,不用写我的名,写我家陈雪茹就行。”
李先生闻言一怔,没想到李修竹会有这样的提议,好笑的说道:“你们这是想要个好名声?不怕树大招风,被敌人盯上啊?”
李修竹笑道:“没人会在乎一个商人的活着,一个商人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我们也得为自己争点名、利。”
“利、我们已经让了,您总得让我们挣点名声吧。”
“最好再给我们家发个牌子,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等以后孩子长大了,我也能指着牌子对孩子说,我们为咱们家里做过贡献的,孩子都是可以挺直脊梁做人,是不是?”
李先生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
显然这事就这么同意了。
陈雪茹全程听着,也没反驳。
虽然一件衣服五块钱,她家这就损失了一百五十万加工费。
不过真算下来没那么多,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十七,一个月三万人也就五十四万。
看似很多,但也就那么回事,他家现在一个季度纯收入三百万,当然这个钱是按rmb换算后得来的。
不过他家厂子也就只能开到这了,再扩张就亏了。
而且用不了一个月,三十万件一天生产两件,只要材料到位,五天就能产出来,最多亏九万。
“好,那就一言为定。”
“月底前,这三十万件棉衣,必须得出现在丹东。”
闻言陈雪茹脸色一变。
“丹东?这里太靠近战线了吧?”
李修竹也是皱眉,就如陈雪茹说的,丹东太靠近战线了。
似乎李先生也觉得是太靠近战线了,想了想改口道:“辽阳呢?”
李修竹这次迟疑了一下,才点了点头。
隔着战区得有个一二百公里了,问题应该不大。
而且除了子弹,他也不怕炸弹,没有炸弹能炸的着他的。
“行,那就一言为定了。”
“你们这可是立了军令状了,要是不能在月底前把物资送到前线,我们可是要追究责任的。”
陈雪茹笑道:“放心,三十万件衣服不多,但您二位也得在五天之内把原材料送过来。”
李修竹想了下开口道:“棉花得多弄一倍,那边的寒冷不是四九城可以比的。”
“另外希望您能再拉几十车生石灰。”
二人闻言一怔,皱眉问道:“生石灰?你们做棉衣还要放生石灰?”
“我们材料不少你们的,但可不能做黑心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