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559 重逢的第二乐章 黑与白下(第1页)

559 重逢的第二乐章 黑与白下(第1页)

欢声笑语在黑与白的上空交织盘旋,就像一首轻快的复调。

李安一边演奏,一边时不时地看一眼游戏中的少男少女。

得说他也没有预料到第一轮游戏会发展成那般模样。

他有预想会出现激烈的竞争。。。。

夜深了,城市像一块冷却的铁板,余温在楼宇缝隙间缓缓流淌。舒伯特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课桌边缘,节奏正是《歪斜的弦》开头那三音动机:C-B-D。他刚批改完学生交来的“音乐日记”??这是他自创的作业形式,不写乐谱,也不考试,只让人写下最近一次被声音打动的瞬间。

一个叫小舟的女孩写道:“昨天放学路上,修车铺的大叔一边焊铁皮一边哼歌,火星子飞起来的时候,他的声音也跟着跳。我站那儿听了十分钟,忘了回家。”

另一个男生说:“我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饭,锅铲刮锅底的声音特别吵。以前我觉得烦,现在我会拿手机录一段,配上耳机里随机播放的钢琴曲,居然……还挺配的。”

舒伯特读着读着,眼眶有点发热。他想起唐老曾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复调,不是几个声部同时进行,而是不同生命彼此听见。”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穆欣发来的消息:

>新书签售会定在下个月,地点你猜在哪?

>??就是那座旧礼堂。政府终于拨款修缮了,改成‘声音记忆馆’。

>我们七个人的名字,会被刻进一面墙里。

>你要来吗?

他盯着屏幕良久,指尖悬在键盘上,迟迟没有回复。不是不想去,而是怕去了之后,情绪溃堤。

他知道那座礼堂如今已被重新丈量过每一寸地板、每一道裂痕。它不再漏雨,不再吱呀作响,甚至装上了最先进的吸音材料和投影系统。可他更怀念那个屋顶滴水、琴键卡顿、风一吹手稿就满天飞的夜晚。那时他们什么都没有,却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但他也明白,改变不可逆。就像童年那架钢琴,再也不能回到父亲严厉监督下的练习时光;就像七组的每个人,终究要散入人海,带着同一团火种,去点燃不同的角落。

第二天上课,他带了一台小型录音机进教室。

“今天我们不做任何演奏。”他说,“我们来做一件听起来很傻的事??闭上眼睛,听五分钟这个世界。”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人翻白眼,有人笑出声。但还是照做了。

教室陷入安静。只有窗外梧桐叶摩擦的沙沙声,远处工地打桩的闷响,空调外机嗡鸣,还有不知谁的肚子咕噜了一声,引得全班偷偷笑了。

直到第五分钟,舒伯特按下暂停键。

“谁听到了什么?”他问。

一只手举了起来。“我听到楼上有同学跺脚,像是在跳绳。”

“我听到外面电动车充电的声音,滋滋的,像炒豆子。”另一个说。

“我……”一个小女孩迟疑着开口,“我听到同桌打呼噜了。”

笑声炸开。

舒伯特却认真记下每一个答案,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环境赋格**。

“你们知道吗?巴赫写的赋格,本质就是模仿??一个声部出现主题,另一个声部紧随其后,稍作变化,层层叠加。而我们现在听到的所有声音,其实也在互相模仿、回应、交织。这本身就是一首没人指挥的交响曲。”

他放了一段音频??是李安用AI分析过的地铁报站声、公交刷卡提示音、便利店门铃组合而成的一段微型复调作品,竟然意外地和谐。

“这不是音乐吗?”他问。

教室再次安静下来。

那天放学后,几个孩子围住他,问能不能成立一个“街头采样小组”,专门收集校园里的奇怪声音:粉笔折断、篮球砸地、午休时食堂阿姨舀汤的节奏……

舒伯特笑着点头:“可以,但有个条件??每次采集完,你们得给这段声音起个名字,并且解释它为什么值得被记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