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当下的周帝国,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谁家不是阡陌连田呢?
土地兼併无解,否则也不会有治乱循环了。
新科进士们享受风光之时,贾璉回到家中,王熙凤迎上前来:“吴安中送来拜帖!”
贾璉接过时,黛玉也进来了,看著拜帖贾璉嘆息道:“安中也变得的生分了!”
黛玉笑道:“君为首辅,谁敢怠慢?”
贾璉没有接话,放下拜帖,亲笔写回帖,表示下值后隨时恭候。
黛玉看的仔细,嘖嘖道:“同为首辅,岳父不如恩师,呜呼哀哉。”
当著王熙凤的面,贾璉给黛玉按在凳子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道:“休沐日就去拜见岳父大人!”
黛玉目的达到,起来揉了揉屁股:“疼死了,果然人老珠黄不受待见了。”
王熙凤默默的摸出一封信递给贾璉:“王义来信了!”
贾璉接过拆开仔细看了看,完了往边上一丟:“安南侯对外扩张朝廷可以不拦著,王义还想让朝廷支持军需,怎么开的了口?”
说完贾璉要走,王熙凤嘆息一声,默默跟上,黛玉转了转眼珠子,也跟了过去。
三人到了书房,贾璉当后面的人不存在,径直走到墙前,打开幔布,露出一副巨大的地图。
这幅地图的精细程度极高,而且还是东南亚地图。可见贾璉一直在关注安南的变化,这几年安南可不安生。
王家自从开发大海停步之后,可以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后来再想加入海洋竞爭已经没机会了。安南的物產在国內根本竞爭不过南洋各国的同类產品,反过来对於国內的工业品需求旺盛,不得不付出大量的金银採购。
靠著薛家商行的照顾,王家採购军需的价格並不高,甚至比市场价格低三成。
即便如此,王家扩张的太快,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贾璉看了看地图之后,想到信中王义的意思,王家有进军暹罗之心。
东南亚那些小国,打正面其实不难,难在丛林之中到处潜藏的危机。
別的不说,区区一个疟疾,就让王家难以应付。
在那些地方扩张,打下来容易,如何长治久安才是关键。
王家现在占据的安南,北部尚且还算稳定,毕竟是儒家文化圈,中部是一种文化,南部又是一种文化。
官方层面可以搞去传统文化,甚至不惜暴力毁庙,强制推行儒家文化。从效果看,没个一两百年很难奏效的。
所以王家人搞文化殖民的一套,註定事倍功半。
考虑到朝廷一时半会无法在暹罗周边投入太多的精力,贾璉还是决定继续默认王家的扩张,只不过手段上要变化一下。
走到书桌前,正要准备笔墨,黛玉抢先一步,动手倒水研磨,准备纸笔。
坐在书桌前,想到东南亚的丛林,贾璉头皮发麻。別说暹罗了,单单是缅甸北部,朝廷都没啥好法子。暂时只能继续羈縻,只不过当地部落高层的子弟必须送到昆明读书。缅甸內部,继续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部落,缅甸王是名义上的王,在仰光附近占据一个大义名分。昔日那些死硬分子,已经被其他部落联合起来,在朝廷的支持下全部灭掉了。
偌大的帝国针对边疆尚且如此,王家人脑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安心的沿著湄公河两岸发展扩张不好么?非要深入內陆?
贾璉提笔给王义写回信,毕竟还要看王熙凤的面子,主母脸上无光,如何管理偌大后宅。这方面,黛玉都会敬著王熙凤。
否则后果就是家宅不寧,贾璉也跟著焦头烂额。
可见王熙凤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也不少的,没有她的努力,贾璉也无法安心在外。
贾璉在信中很明確的告诉王义,王家扩张应该沿著河流发展,如此才能保证后勤的顺畅。其次,不要想著一口吃成大胖子,可以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占据一些要点,然后推行羈縻,行分化之策。文化上影响高层,藉助当地的高层来达到统治的目的。不要一味的追求实际的占领,收益不足的占领,无法长久。言尽於此,望君珍重。
对於王义的求援,贾璉根本就不回应。毕竟这些年,没有贾璉的默许,薛家能给你低价的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