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我是贾琏 > 第684章 正式照会(第2页)

第684章 正式照会(第2页)

“法国人乘坐周帝国商人的船只抵达南太平洋岛屿的消息,確定没有弄错么?”

“首相阁下,印度舰队的一艘巡洋舰,亲眼目睹了法国人从商船上下来,一共三十人的代表团。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周帝国倒向法国人。那將是一场灭顶之灾。”

首相沉默了很久,嘀咕了一声:“该死的魷鱼。”

確定情报真实性后,首相匯报给女皇,最终確定双方都出马说服一些重要的议员。

首相要求下,外交大臣紧急拿出了一份方案。英国政府承认周帝国的照会內容,本著互相尊重的原则,要求周帝国不可染指印度、非洲、欧洲、英属殖民地。並提出,今后如两国在殖民地方面发生衝突,应保持克制,以谈判的方式解决纷爭。

该方案提交议会后,顺利通过,形成照会,转回周帝国。

英国承认周帝国照会后,转告欧洲各国询问各国態度。普、奥等欧洲小国纷纷表示承认,沙俄则暂时没有跟,以俄土战爭为理由暂时不表態。

沙俄的態度如此,英国政府也没啥好法子。两国关係一直变来变去,另一时空英国没少收拾沙俄,打击它的扩张野心。

因为沙俄没有表態,部署在俄军中的观察团,宣布撤出后,直接去了巴黎。此事给欧洲各国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多国担心周帝国放弃中立原则。

沙俄受到各国的压力后,被迫表示將派使团前往周帝国,就该照会的部分內容进行谈判,確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英国首相私下里对邱吉尔说,让周国人狠狠的教训那些粗鲁傲慢的哥萨克一顿就老实了。

拿破崙的使团千辛万苦来到津,目的很明確,確定外交关係,並保证周帝国在欧洲战爭保持中立,如果能给沙俄一点压力就最好了。

为此,执政府外交部长塔列兰冒险出发,不辞劳苦来到周帝国。

这一举动收穫了极大的回报,贾璉闻讯后,让內阁大臣韦睿亲自去天津,高规格接待对方外长。

塔列兰对於周帝国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了解,在翻译的帮助下,弄清楚了韦睿的身份,协助皇帝管理多个部门的內阁大臣。

对於这种不同於欧洲的內阁形式,塔列兰理解为作为一个疆域广阔的人口大国,高效管理的一种必要的政府形式。

没错,这个时候的欧洲,普遍认为周帝国的政治结构更为完善,效率更高。原因自然是因为两千年大一统的帝国底蕴。

这个时候,全世界只有中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国家公务员,可以说单就这一点领先世界。

这个时候的西方国家,对於周帝国也不会有所谓的制度优势的心態。

在韦睿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之后,进驻下榻的宾馆。晚上泡澡时,搓下来半斤泥,浑身舒爽的睡了一个好觉。

次日一早,穿戴整齐,享用了一顿样繁多並且美味的早餐后,乘车前往火车站,登上火车。

天津因为频频接待外交船只的缘故,卫生方面抓的非常严格,市政建设不逊京城。

这一路上塔列兰深刻的认识到,巴黎与天津之间的差距,並不仅限於基础建设的良好,还在於空气中的味道。

登上火车后,塔列兰对於周帝国的强大,印象再次被加深了。

试想一下,如果法国全境通火车,法军的调动速度將何等的迅捷,执政官阁下的军事才能,必將大放异彩。

无论如何,法国已经落后了不少,必须儘快追上来,据说英国人也在准备修铁路。

专列全速可达时速五十公里,塔列兰真的感受到风驰电掣。

火车抵达车站前,高大的城墙给塔列兰带来了强烈的视觉衝击。在天津和广州的时候也看到了城墙,但规模远远不如京城。

据可靠消息,周帝国哪怕是一个县城,也有城墙的存在,这种习惯保持了两千多年,甚至更加久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