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顿时眼睛一亮,默默的点点头,继续看关於兵部的改革。设陆军、海军、后勤、装备、宪兵等部门。每个部门都要设相应的监督机制。
认真的看完之后,李元內心颇为震撼,如此一来,整个旧军制被彻底的顛覆了。从皇帝的视角看这次军改,无疑更方便皇帝掌握军队权利。
“卿的意思,朕来擬提纲,交由兵部完善,最后全军推广?”李元多少有点疑问的,毕竟贾璉是首辅,他不该背叛文官集团。
贾璉淡淡道:“陛下,微臣就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兵部牵头,军校配合,军中抽调有欧洲军事考察经验的军官参与完善军改內容。”
李元不禁好奇道:“以卿的意思,欧洲军队建设有值得借鑑和学习的优点?”
贾璉道:“可以作为一个改进的参照物!”
李元点点头:“朕明白了,但是首先还是需要內阁的支持,其次是內阁扩大会议的通过,否则即便是方案出来了,也很难执行。”
贾璉立刻站起,正色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力帮助陛下完成此事。”
迫不及待的李元,次日立刻召开了御前內阁会议,拿出贾璉搞的大纲给诸位阁臣看。
岳齐不在,內阁无人反对,一致通过。並宣布,三日后召开御前扩大会议,六部尚书、督察院总宪,大理寺卿、鸿臚寺卿等部门主官列席。研发厅、铁路局、统计局、银监局、央行主官都要列席。可以看成是全体部长会议。
因为此番军改是皇帝提出並主持,所以此次扩大会议,李元率先发言。从个人宏愿到现实艰难,不得不进行军改,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这次军改的核心思想,將兵部从文官部门变成一个军队部门,从此由皇帝直属,这对於內阁也好,各级部长也罢,都是一个巨大的衝击。
皇帝既然拿出来大家討论,那就不怪大家畅所欲言了。
爭论不可避免,读书人引经据典,不在话下。
第一天会议结束了,就得出一个结论,军改是必须的,这是皇帝的意志,也是现实的需要。
会议在第二天继续,称病在家的岳齐,看到了皇帝亲自搞的大纲后,坚持抱病参加。
连续开了五天会之后,李元提交大纲的相关內容都通过了,唯独一条兵部该不该纳入军队系统並由皇帝直属,没能通过。
没能通过的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內阁大臣之外的其他文官,坚决不同意。
这么说吧,他们能接受兵部尚书是武將,却不能接受兵部纳入军队体系,更不能接受失去兵部那么多文官的职位。
意见不统一,李元也没著急,慢慢的拖著继续开会,一直到第十天,李元宣布暂时搁置此议案。
次日,李元暂停扩大会议,而是先召集內阁开了一个会之后,在內阁的通过之后,宣布成立一个新部门,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由皇帝直属,下设陆军、海军、后勤、装备、宪兵五个大部门,该部门总领全国野战陆军海军。
此议一出,天下震动,这是皇帝要绕过兵部来搞军改。这是要掀桌子啊。
皇帝这么一来,兵部形同虚设。这种事情在歷史上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宋朝的六部。
皇帝今天可以架空兵部,明天就可以学宋朝,架空六部。在內阁的支持下,彻底让不配合的现有部门名存实亡。
官员手里的职位没了实权,不就是要了他们的命么?
眼看李元的决心如此之大,各部尚书纷纷表態,支持皇帝军改。不就是一个兵部么?给!
扩大会议从头到尾,內阁都没表態,而是在通过困难时,陪皇帝一起,要另外搞一套军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