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藕香残 > 依然晴翠送遥山(第2页)

依然晴翠送遥山(第2页)

香茶还没来得及品,敲门声又响了起来,这次进来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气质妇女。

她自己介绍道:“奴家乃‘霓裳阁’裁缝[服装制作师]。”随即,又递上了一本厚厚的画册给了清婉,“这是今年为春节新出的花样,有的,在样房里还有成衣,小姐可以进去试穿。”

清婉翻开了画册,眼前瞬时一亮。而且,每翻上一页,眼睛就跟着闪亮一次,看得出每一件她都喜欢!

大约过了三刻钟,总算选好了六个样式,裁缝和那群小姑娘都跟着清婉进了试衣间。

过了老大一会儿,友乾都喝完了那壶茶,果盘也吃的所剩无几,那俩小姑娘才陪着清婉出来。

清婉高兴之余有些惋惜道:“裁缝说,头年儿,只能做出两套来,其余的,说是让出了正月来取。”

友乾听后,为博清婉的欢心,于是对小姑娘说:“把你掌柜的叫来。”

很快,老板娘就来了,“大官人,您喊小娘子过来,有何贵干?”

友乾说:“我的那六套衣服,腊月二十八的大集我来取!能做出来不?”

老板娘难为情道,“这,这,大官人呀,您知道,年底儿的活儿多,真是忙不过来……”

“打住,打住,加钱,我办加急!”说罢,友乾掏出一张1贯的大面额交钞,算作定金。

事情但凡经友乾的手,便轻松搞定,清婉心满意足地还之仰慕一笑。

【二】《过银锭桥旧居-下阙》宋荦。诗

旧时院落松槐在,似境笙簧岁月闲。

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

出了“霓裳阁”左拐,友乾和清婉进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今前井胡同]。这条胡同与南官房胡同合并,统称“南官府胡同”。

经过了大小金丝胡同,友乾说:“这条胡同叫小金丝胡同,前面那条大的叫大金丝胡同,因是‘织染所’的所在,就改成了此名。”

清婉问:“这些房子,都充公了?”

“它本来就是公家的房子,怎能算是充公。朝廷重新给这些官员安排了新房,这些房子便就给收走了。你家的房子也是如此……”友乾笑了,“噢,你以为你爷爷不愿意在这里住了,自己把房子卖了,然后把钱揣进自己的口袋……你说,这不财迷么!”

清婉“吃吃”地笑。

友乾指着一处房子说:“这‘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不仅供应内廷,而且供应外廷,所以工部也派有大使,在此定点儿。”

又走了两刻多钟,便到了“南官房胡同”。

这条胡同,又宽又长。起初,不能算是胡同,因为街南没有建房,它只是沿海的一条观光道。如此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住的都是些权贵和功臣,还有少数有钱人的素雅民居。

现在,店铺比肩而立,原先临街的南房也改成了门头房用,但仍不失店面的古朴与典雅,客流不息,游人如织……它,再度焕发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万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古城风采。

友乾指着一座高门大院说道:“这儿,就是你原先的家。”

清婉近前观望。

照壁前的那颗迎客松依然翠绿,而掩映在灰墙青瓦之间的那颗大槐树,树杈上却只剩下了枯枝,老屋的肌理依然清晰可见……

清婉心有感触地说:“以前,我老是梦到我家里有一棵松树,还有一棵槐树,本以为是梦幻,原来是真有啊!”

友乾问,“我带你进去看看?”

清婉摇了摇头,“看到了这两棵树,就算到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