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不再是反抗者了。”陆泽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渐次亮起的城市,“我们现在是……播种的人。”
“可种子也需要土壤。”李诗情轻声道,“不是每个家庭都准备好接受这样的改变。”
她说得没错。
就在当天晚上,一则新闻引爆网络:南方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三学生跳楼身亡。遗书中写道:“我已经按你们的要求做到了年级前十,可我还是不快乐。对不起,我还是让你们失望了。”
舆论再次震荡。有人指责教育改革“纵容脆弱”,也有人痛呼:“如果我们早点听见他的声音,是不是就能留住他?”
林婉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八人再度齐聚渔船,湖面倒映着阴云密布的夜空。
“我们必须加快节奏。”她说,“不能等到下一个悲剧发生才行动。”
“问题是,我们已经触碰到了更深的东西。”王兴德调出一组数据分析图,“你们看,这些情感共振信号不仅影响人类,还在干扰某些隐藏系统的运行。Y计划的背后,可能不止是教育控制……它是整个社会筛选机制的一部分。”
“你是说?”肖鹤云皱眉。
“就业、婚姻、医疗资源分配……所有看似自由的选择背后,都有隐形评分体系在运作。”王兴德声音沉重,“而这个体系的核心算法,源自当年那些被囚禁孩子的梦境数据。”
房间陷入沉默。
良久,陆泽开口:“所以我们不仅要改写教育,还要掀翻整套‘合格人生’的定义。”
“那就从最核心的地方开始。”林婉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要找到‘源代码’。”
根据基地残留的日志线索,他们锁定了一处位于太平洋海底的秘密数据中心??传说中“神谕系统”的最终节点。那里储存着全球数十亿人的潜在命运预测模型,被称为“未来档案馆”。
要进入那里,必须破解三重壁垒:物理隔离、量子加密、以及最关键的??意识防火墙。只有真正经历过极端压抑并成功觉醒的人,才能触发通行权限。
“也就是说,”李诗情苦笑,“我们需要一个‘活过的伤痕’作为钥匙。”
第二天清晨,周小雨主动站了出来。
她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个瘦弱的女孩蜷缩在衣柜里,手里抱着一本涂满涂鸦的作业本。那是她十岁时的藏身处。母亲常年酗酒,父亲早年离家,她曾在日记里写:“我希望地震把我家的房子震塌,这样别人就会发现我不是不想上学,是我根本出不了门。”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品。”她说,“但现在我知道,正是这些伤疤让我听得见别人的哭声。”
众人无言,唯有敬意。
七日后,远洋科考船载着远征队驶向赤道以南的深海区域。途中遭遇风暴,巨浪几乎掀翻甲板,但他们胸前的蓝色徽章始终散发着微光,指引航向。
抵达目标海域后,潜水器缓缓下潜。穿过层层黑暗,终于抵达海底高原??一座巨大的水晶穹顶建筑静静矗立,宛如沉睡的宫殿。外墙刻着古老铭文:
>**“秩序源于筛选,进步来自淘汰。”**
他们穿上特制防护服,携带共鸣发射器进入内部。大厅中央悬浮着一颗透明晶体,内部流转着无数细小光点,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人生轨迹的预演。
“这就是‘神谕’。”王兴德低声说,“它不断模拟每个人在未来三十年内的选择路径,剔除‘低效变量’,优化社会运转效率。”
“换句话说,”肖鹤云冷笑,“它早就决定了谁该成功,谁该被淘汰。”
林婉走向主控台,将周小雨的日记载入验证系统。刹那间,警报响起,整个空间剧烈震动。意识防火墙启动,幻象浮现??他们各自面对内心最深的恐惧:
陆泽看见自己孤独终老,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肖鹤云重回车祸现场,方向盘失灵,乘客舱内全是熟悉的脸庞;
李诗情发现自己其实从未被父母真正接纳,一切温柔都是演技;
王兴德则目睹自己毕生研究沦为新型控制工具,亲手葬送自由。
但他们都没有退缩。
“我们的痛苦真实存在,”林婉对着虚空喊道,“但正因为经历过,我们才更有资格选择??要不要原谅这个世界!”
水晶猛然炸裂,碎片四散,化作亿万光尘升腾而起,穿透海水,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