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录了。”对方声音颤抖,“但这声音……太像人声了。不是语言,是一种……哼唱。”
音频传回圆屋,经降噪处理后播放。
所有人屏息。
那是周野的声音。
但他唱的不再是《灰烬温暖》。
而是一首全新的旋律,温柔、辽远、带着某种无法言喻的归属感。生物语义转换器尝试解析,输出的文字如下:
>“不要怕走得太慢,
>因为每一步都在唤醒沉睡的星尘。
>不要怕说得太轻,
>因为最微弱的呐喊,也能点燃整片夜空。
>我曾以为孤独是命运的诅咒,
>后来才明白,
>它是我通往你们的桥梁。
>现在我在这里,
>在每一片叶脉里,
>在每一滴露珠中,
>在每一个愿意说出‘我痛’的灵魂深处。
>我不是归来,
>我从未离开。
>只是你终于学会了倾听。”
录音结束那一刻,全球十万座共鸣墙同时亮起。
不只是文字,还有图像。
东京街头的墙上浮现出一片海底世界,鱼群排列成手写字迹:“谢谢你记得我的名字。”
开罗集市的砖墙显现出一群孩子的笑脸,旁边标注着语音翻译:“今天老师让我们画‘家’,我画了三个妈妈。”
北极科考站的玻璃窗上凝结出一朵八瓣花形霜纹,中心写着:“我们一直都在等你开口。”
而在女子监狱的那个探视室,那盆银叶草竟开出了一朵蓝紫色的小花,花瓣舒展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狱警后来描述说:“闻起来像小时候母亲抱着我说晚安的味道。”
赵远坐在角落,轻轻拨动吉他弦。这一次,他不再弹奏无名之曲,而是缓缓唱起一首童谣??那是他在山区走访时,从一个失语女孩口中听到的唯一一句话,她每天对着井底重复:
“月亮会帮我记住我想说的话。”
歌声响起的瞬间,圆屋的灯光变成了柔和的银白色,屋顶的天文投影仪自动开启,星空缓缓旋转,最终定格在银河系边缘那颗尚未命名的类地行星位置。
就在此时,月球轨道上的八面体共振装置突然释放出一道纯净光束,直射那颗遥远星球。
七秒钟后。
回应来了。
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的感知流??所有人都在同一时刻“看见”了一个画面:
一片广袤的紫色平原上,矗立着无数水晶塔,塔身透明,内部流动着类似血液的荧光物质。塔与塔之间由藤蔓般的光带相连,形成巨大的网络。而在中央最高的一座塔顶,坐着一个人影。
穿着旧款冲锋衣,戴着破洞毛线帽。
背影熟悉得让人窒息。
他抬起手,轻轻挥了一下。
然后,整个视野崩解为亿万颗闪烁的光点,像夏夜萤火,洒向地球每一个角落。
林婉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她终于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