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大伯专门放进去,希望家里有人也给他回一封信,又操心家里人买不起邮票,还贴心的附上一枚。
她并没有打开信纸直接看。
而是又看了看另外两封,不意外的从里面也倒出两枚没用过的邮票。
“他啊,从小的时候就是操心命。”容婆子也懂了,不由叹气道:“不过就是比我年长两三岁,就觉得自己有义务照顾弟弟妹妹……”
这么多年,她到现在还记得逃荒那段时间的光景。
一家几乎十来口人,结果只有她一个人回到了红山村。
长辈们相继离世,又中途和弟弟走散,最后那段路是大哥一直照顾着她,找到的食物都是紧着她先吃,还护着她不被其他人欺负。
可惜到最后还是走散了。
这一散就是近三十年啊。
第152章
容晓晓先是将三封信大概的看了一眼。
每封信的字迹都不相同,显然是大伯请别人代笔。
等看得差不多,才给二姑读了起来。
信里的内容不多,大概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处境,紧跟着问问他们如何,又在信尾期盼着能收到来信。
看着上面重点标出来的地址。
大伯走得比爸还要远,一路逃荒到南方,后来在一个小地方安了家。
落脚安顿好后,大伯便来了第一封信。
没详细说这一路的艰辛,就用一句话概括,信纸上都是写着让家里人放心的话语。
还说自己运气好,能在异乡安了家。
听到这里,容婆子脸上一点笑意都没。
显然也是不信这些安慰人的话,而是问道:“晓晓,你大伯写得地址清楚吗?能不能往那边寄信?”
“可以。”容晓晓点了点头,“有地址就能寄,就是……”
“我懂我懂。”容婆子连连点着头,她哪里听不出晓晓话里的意思。
信能寄出去,就是不知道大哥能不能收到。
她干哑的道:“就算大哥收不到,他家里人也能收到。”
容晓晓跟着道:“对,只要他们不搬家,怎么都能收到回信。”
在信里,大伯有说自己成了家。
只要还是原先的地址,显然能收到信。
三封信间隔的时间有些长。
前两封相隔不到一两年的时间,怕是因为没收到来信,也以为家里没了人便停止了寄信。
可十年后突然又来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