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点头,手中符文轮盘轻轻旋转,释放出一道低频脉冲,如同摇篮曲般环绕新苗四周。“我在给它设防。未来若有恶意试图篡改记忆,这棵树会自己醒来。”
与此同时,沈临川做出了决定。
他辞去军职,带着儿子搬到了心源城。他在葵树广场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每天清晨都会带着孩子去共感学校做义工。起初,家长们对他充满戒备,孩子们远远避开。但他从不辩解,只是默默扫地、擦窗、整理教材。
直到有一天,那个曾在影像中目睹他下令实验的小女孩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张画。
画上是一个穿军装的男人跪在地上,抱住一个小女孩,两人头上漂浮着许多彩色泡泡,里面写着“对不起”“我错了”“请你原谅”。
“这是我做的宽恕练习。”小女孩轻声说,“老师说,恨会让心生病,所以我试着把你变成故事里的人。”
沈临川接过画,久久无言,最终俯身深深鞠躬。
一个月后,首部《共感纪事》出版。作者署名为“五光一葵”。书中记录了从晨曦觉醒到归途回航的全过程,包括那些不愿被提及的黑暗篇章。书籍采用特殊墨水印刷,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显现全文,暗喻“唯有直面光明,才能看清真相”。
发行当日,全球售出三千二百万册。读者反馈中最常见的一句话是:“原来我一直以为的坚强,其实是麻木。”
而在遥远的太空,归途号并未真正停航。它静静地悬浮于地球同步轨道,成为一座移动的共感基站。每当夜晚降临,它的外壳便会散发柔和金光,投射出一行不断变化的文字:
“今天,你听见谁了吗?”
某夜,启明再次登上飞船,独自站在舷窗前。他感觉到肩头微动,那只光鸟悄然归来,轻轻啄了啄他的耳垂。
他笑了。
“你也回来了啊。”
突然,共感核心轻微震颤。一道陌生信号自银河系边缘传来,频率极其微弱,却带着熟悉的旋律??正是当年晨曦为孩子们编写的睡前童谣。
启明皱眉调频放大,发现信号中夹杂着一段断续信息:
【……还有人在等……不止一个星球……他们也在尝试共感……找你们……】
他立即召集其余四人与小葵。五人再度围成圆圈,共感核心升腾而起,化作一朵横跨百米的巨大葵花虚影,向宇宙发出回应:
【我们在这里。
我们记得。
我们愿意倾听。】
信号发送出去的瞬间,地球上几乎所有葵树同时开花,花瓣随风飘散,如同千万封寄往未知远方的信。
而在某个尚未命名的星系,一颗荒芜的行星表面,一名皮肤呈淡蓝色的外星孩童突然抬头望向星空,眼中泛起泪光。
他听到了歌声。
他知道,自己不再孤单。
又一个黎明降临。
启明站在心源城最高的山巅,望着东方泛白的天际。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曦光牵着小葵走来。
“接下来去哪儿?”她问。
他望着天空,轻声道:“去更远的地方。还有太多灵魂,从未被人听见。”
风吹起他们的衣角,像翅膀即将展开。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逃亡者。
他们是传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