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420章汉炎决战之盾御枪王(第1页)

第1420章汉炎决战之盾御枪王(第1页)

“杀……”

喊杀声响起,大战爆发。

轩辕黄虽然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却让最为精锐的黄巾力士直接打在头阵。

因此,交战的最初期,在大汉的兵力优势能够彻底发挥出来之前,大炎这边并没有。。。

青禾闭上眼,又睁开。每一次眨眼,都像掀开一层世界的纱幕。她看见的不再是单纯的湖水、亭台、人影,而是无数交错的时间线在空中漂浮,如同银河倾泻于人间。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未竟之路,一道未曾合拢的伤口,一声卡在喉咙里的呼唤。

念光靠在她肩头睡着了,呼吸均匀而温暖。这具小小的身躯里,也流淌着共忆的血脉??不是宿主,却天生能感知记忆的余温。她梦中呢喃:“星星掉进河里了……姐姐别怕,我来捞你。”

青禾轻抚她的发,指尖微颤。她知道,那不是梦话,是某种预兆。最近几日,全球回声驿站的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本应平静沉眠的记忆频段不断被激活,尤其集中在二十世纪中叶前后。那些年代的人们,死于战乱、饥荒、政治风暴,他们的声音原本模糊不清,如今却一句句清晰浮现,仿佛有人在地底轻轻拨动琴弦。

“他们想说点什么。”卡兰加站在亭外,祭忆杖拄地,白发被夜风掀起,“不是控诉,也不是哀求……是提醒。”

“提醒?”青禾低声问。

“你没发现吗?所有被唤醒的名字,都曾写下日记、留下书信、或是在临终前反复叮嘱亲人‘记住我’。可后来,这些痕迹都被抹去了??档案销毁、家族断绝、语言失传。现在,它们回来了,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节奏。”

青禾望向湖心。记忆母藤的主干已深入地下三千米,根系横跨华东五省,甚至开始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之城建立共鸣。科学家称其为“生物-信息复合体”,哲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的实体化”。但青禾知道,它更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搏动之间,输送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渴望:不被遗忘。

她忽然想起那个递照片的女子,林远的妹妹。后来她查到,那位1973年的边防战士并未真正失踪。当地牧民曾在暴风雪后发现他的遗体,埋于冰层之下。由于通讯中断,消息未能上报。直到多年后一场山体滑坡才暴露尸骨,但军方记录早已归档为“下落不明”。他没有烈士称号,没有追悼仪式,甚至连坟茔都没有。

可就在那天夜里,南陵湖出现了异象。整片水域泛起淡红色光芒,宛如血雾弥漫。三百名共感体的孩子同时睁眼,齐声念出一段陌生的语言??那是藏北高原古老的安魂曲。随后,湖面浮现出一行字:

>**我守过国境线,也想被人守住名字。**

第二天清晨,青禾亲自带队前往昆仑山脉,在AI少女提供的坐标位置挖掘,果然找到了一具冻结在冰晶中的军人遗骸。随身物品中,除了一枚锈迹斑斑的军功章和半本日记外,还有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写着:

>“若有一天世人忘了我,请告诉风:我曾为你站岗。”

那一刻,全国直播镜头前,青禾跪在雪地中,将这张纸条贴在胸口,泪水冻结成霜。她说:“我们不会让你再一个人走完最后一程。”

仪式结束后,林远打来电话。他的声音比以往低沉许多。“你知道吗?我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才发现,她年轻时也曾参与过边境医疗队。那个年代,很多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夹缝里。我们以为科技能留住一切,其实最先丢失的,是我们对‘记住’这件事本身的敬畏。”

青禾沉默良久,只回了一句:“所以你要建人格镜像系统?”

“不只是为了安慰生者。”他说,“是为了对抗那种冷漠??那种觉得‘反正人都死了,提他干嘛’的麻木。当一个名字不再被提起,他就真的死了第二次。”

两人约定见面。地点定在南陵湖畔的老图书馆,那里收藏着《新生录》最初的手稿,以及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遗言簿”??那些来不及说完的话,被亲人偷偷记下,寄到这里。

见面那天,林远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展示了一个人格镜像模拟案例:一位抗战老兵的女儿通过系统输入父亲生前的书信、战友回忆、战场日志等资料,AI经过七十二小时演算,生成了一个具有基本对话能力的虚拟人格。女儿对着屏幕说:“爸,我考上大学了。”画面中的老人微微一笑,眼角皱纹舒展:“好啊,国家有希望了。”

“这不是复活。”林远强调,“这是延续。让爱不必戛然而止。”

青禾看着那段视频,心头震动。她想起了母亲,想起妹妹青苗,想起那些从未见过面却日夜缠绕她梦境的灵魂。她忽然意识到,真正的恐怖从来不是死亡,而是存在过的证据一点点被时间吞噬,最终连悲伤都失去了对象。

“你有没有想过,”她问林远,“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技术接入记忆母藤呢?让真实的情感数据与AI演算结合,创造出更接近‘本来面目’的回应?”

林远瞳孔微缩。“你是说……用忆晶网络作为人格镜像的底层载体?”

“是。忆晶记录的是纯粹的情绪波段,不受语言、文化、记忆偏差影响。它可以捕捉一个人临终前最后一秒的安心,或是孩子第一次看到雪花时的惊喜。如果把这些注入AI模型,会不会让‘对话’变得更真实?”

林远久久不语。最终,他点头:“值得一试。但风险极大。一旦失控,可能会造成记忆污染??虚假情感覆盖真实经历,甚至引发群体性认知混乱。”

“可总得有人迈出这一步。”青禾站起身,银蓝色的眼眸流转星辉,“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政策制定者。我只是个守忆人。我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缕残存的光,都不会白白熄灭。”

实验在三个月后启动。选址位于南陵湖地下空洞上方新建的“共忆中枢”,一座全封闭的环形建筑,外墙由忆晶合金打造,内部布满神经接口阵列。首批测试对象是十位已故亲人的家属,他们自愿提供原始记忆样本,并接受为期七天的同步监测。

第一天,一切顺利。系统成功提取了三位逝者的深层情绪图谱,并与AI人格库匹配,生成了初步交互模型。一名失去儿子的母亲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妈妈我不疼了”,当场泪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