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坏蛋的文笔相当不错,他爹的棍棒确实发挥出几分效果。
三年前裴翊恩离京一路往南,意外救下卫梓鑫,两人一见如故、气味相投,从此他便跟在卫梓鑫身边,两人都是会来事儿的,哪里能冒险就往哪里闯,他们一起去过苗寨、见识过蛊毒,一起到海边城镇帮驻军打倭寇,一起平过民乱……许是打着打着打出兴趣,去年赵国兴兵侵界,竟然两个人、两匹马直接前往。
当时长期驻军的镇南侯染疫,群龙无首之际,卫梓鑫亮出身分,带着五百名士兵,打退试探的敌军两千人,消息传回京城,皇帝直接下令,命卫梓鑫接替镇南侯职位,守护边境。
南方潮湿、多丛林,邵玖把对于丛林战的微薄概念写信告知,并送上迷彩装设计,不料竟帮他立下军功,据说永安侯对此满心安慰,还在皇帝跟前红了眼眶,吾家有子初长成。
三个月前,郁珩读过裴翊恩来信,与皇帝密谈数日后,决定带着兵器补给前往南方,离京前郁珩找上邵玖。
旁的事她帮不了忙,但在吃食上头能给几分助益。
卫梓青提供了足够的人力,她做出泡面、肉干、饼干、罐头……所有能在打仗中,以最快速度为军人补给体力的食物。
看着来信,她边笑边抓手臂,他说的蚊虫肆虐,好像也肆虐到她的身体,很痒,要不要同卫梓青说说,多做一些防虫药包送过去?
看完信,打开木盒。里头是她十三岁的生辰礼,再过几天就满十三了,他每年给的礼物都是独一无二。
前年他订制一套苗人的银饰银冠,可够夸张的啦,但是她好喜欢,前世她到云南旅游舍不得买,只舍得在“寸四银庄”买下一套银筷。
为他送的银冠,她缝制一套苗族传统衣服,在院子里当一日苗女。
她曾在信中说:“真搞不懂是师父手工不够好,还是贵女们喜欢显摆?为什么每个人的项链都粗得像狗链?”
于是去年正在打倭寇的他,给她送一匣子各色珍珠,以及好几条长长短短、细得让人心喜的金链子。
从此不爱首饰的她,身上永远戴一条坠着两颗珍珠的项链。
今年他给她送一柄匕首,上面镶满宝石,他说:“打过几场胜仗,哥哥我发了,等哥哥回京带你吃香喝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自称起哥哥,彷佛他们的关系早已好到这般地步,但……不能再好下去了,应该停在这里,当朋友、当知交就可以。
她的心,不该总被——已经标上注记的他牵绊。
她不是不想要他,而是知道要不起,只能佯装没那么在意,只能若无其事,日子才能自然平顺地过下去。
提笔回信,她写很多,跟他的信一样叨叨絮絮、罗罗唆唆,可最终的最终,她还是没把秦佑哲的事告诉他。
同一封信,裴翊恩看过无数次。
打仗回来,盔甲上沾满血腥,但知道京城来了信,他连盔甲都没脱就打开信。
信里说,皇帝给邵琀、邵珏、邵瑜都提了官位,并以“纯孝”为名,赏邵玖百两纹银、玉如意一柄。还说圣旨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她很想独吞赏赐,但几经衡量,还是把玉如意奉献给祖母,白银赠给母亲。
她说没有人听到她心底的哀号,她好想满地打滚。
裴翊恩读得捧腹大笑。
就这么喜欢赏赐?他想,下回阿珩或四皇子的奏摺上,应该请他们提提泡面肉干对士兵的帮助。
她还偷偷告诉他在济州买地的事,这是邵家上下都不晓得的秘密,还交代说“我只告诉你,你可千万别透露出去”。
傻瓜,她名下的土地远比她知道的多更多。
不过谁都不晓得的事独独告诉他,代表信任对吧?他瞬间弯了眉,享受她的信任。
梓青也来信,说玖儿每次看他的信,总是神采飞扬。
他问玖儿,“为啥那么开心?”
她想也不想就回答,“我喜欢坏蛋的世界,多姿多采。”
这么喜欢吗?他愿意让她加入。
不过她不知道,他读她的信时,也一样神采飞扬。
没有人问他为啥那么开心?但他心里有答案——她的信,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未来的盼望与希冀,那样光明、那样充满希望,让他觉得人生也被照亮。
她长大了吗,还是一样讨人喜欢,还是会让人一个不经意就挂上心?
笑着笑着,眉心拢起,因为信里头始终没有提到订亲的事情。
为什么不提?刻意回避?她不是要和他分享所有的秘密?有点不开心,但想起她的眉、她的眼,想起她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