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嘉平关纪事 > 2499 老当益壮95 0(第1页)

2499 老当益壮95 0(第1页)

“对,就是那个光头。”萧凤歧朝着齐志峰点点头,又看看楚寒,说道,“您知道的,石家跟萧家是有那么点亲戚关系的。”

“嗯!”楚寒想了想,“现在石家本家的当家,你应该叫一声七爷叔,没错吧?”

“。。。

晨光洒在嘉平关外的荒原上,霜草泛着微黄的光泽。沈茶独自策马行于古道,身后是渐渐远去的军营轮廓。她没有回京领赏,也没有随同众人赶赴庆功大典,而是选择了一条偏僻小径,通往那座山谷中的茅屋。

风从耳畔掠过,带着北方特有的清冽。她勒马停驻,望着远处石碑上的八个大字,心头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情绪。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说??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长久压抑的思绪。

三年前,父亲病榻前握着她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茶儿,世道不公,非一日之寒;拨乱反正,亦非一人之力可成。你要记住,真正的忠义不在庙堂之上,而在民间烟火之间。”那时她尚不懂其中深意,只知流泪应诺。如今想来,父亲早已预见今日之局,甚至可能知晓法莲的真实身份与青莲教的渊源。

她翻身下马,缓步走到茅屋前,轻轻推开门扉。屋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一床、一灯而已。墙上挂着一幅旧地图,正是整个大胤疆域,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州冤案频发之地。桌角放着一本翻开的册子,墨迹未干,写着“昭雪司初拟章程”八字。

这是她亲手拟定的构想,也是她决定用余生去践行的道路。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沈茶回头,只见白砚舟背着一个包袱缓缓走来,脸上少了往日的讥诮,多了几分沉静。“我就知道你会来这里。”他轻声道,“别人以为你累了,想歇一歇。可我知道,你是要重新出发。”

沈茶笑了笑,“你不也一样?辞了朝廷封爵,连楚老将军亲自登门相请都不肯出山。世人会说你忘恩负义,避世偷安。”

“我不是避世。”白砚舟将包袱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卷宗,“我是不想再被名分束缚。当年我为眠潜伏江湖,用的是假名;后来归队,又披上忠臣义士的外衣。可这一次,我想做真正属于自己的事。”

沈茶接过卷宗,翻开第一页,瞳孔骤然收缩。那是嘉平关十年前的一桩旧案:三百余名边民因涉嫌通敌被集体处决,尸体抛入深谷,家属流放千里。而主审此案的,竟是当朝宰相陈仲衡之父,已故刑部尚书陈元礼。

“这些案子……你从哪里得来的?”她声音微颤。

“怨册阁没烧完。”白砚舟靠着门框坐下,“地宫崩塌时,我抢出了最核心的一部分档案。不只是青莲教收集的冤案,还有他们尚未公开的复仇名单。法莲原本计划在登基之后,逐一清算百大家族,手段比世家当年更狠毒十倍。他说,血债必须血偿。”

沈茶沉默良久,指尖抚过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名字。“所以,我们阻止了一场暴政,却不能否认它的根源真实存在。世家专权、官吏腐败、律法偏袒贵族……这些都是事实。法莲疯了,但他提出的问题,并非全无道理。”

“问题从来都在。”白砚舟点头,“错的是答案。他想以仇恨终结仇恨,结果只会制造更多仇恨。而你想要的,是让正义本身成为答案。”

沈茶抬眼看他,“你愿意帮我吗?不是作为‘影’,也不是作为什么英雄豪杰,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翻阅这些尘封的卷宗,去找寻那些被遗忘的人?”

白砚舟笑了,那笑容终于不再带着讥讽,而是透出一丝久违的温暖。“我这条命,本该死在嘉陵江底。能活到今天,就是为了等这一刻。”他顿了顿,低声道,“而且,宁姐姐若还在,也一定会这么做。”

提到宁姐姐,两人皆是一静。

那位曾默默布局多年、扶持寒门、暗中联络旧部的女子,至今仍下落不明。地宫之中,法莲临死前曾喃喃一句:“她不愿看这结局……她走了。”除此之外,再无音讯。

“她还活着。”沈茶笃定地说,“只要她不想被人找到,就没人能找到她。但她留下的一切??玄甲令的秘密、地宫反制机关的设计、甚至对我的托付??都说明她希望有人继续走下去。我不确定她是否认同我们的做法,但至少,我们没有辜负她的信任。”

白砚舟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方群山。“你说,百年之后,人们提起我们,会怎么说?是称我们为平乱功臣,还是骂我们为旧秩序的帮凶?抑或根本无人记得?”

“我不知道。”沈茶合上册子,目光平静,“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做,将来就不会有人替那些死在深谷里的边民说话,不会有孩子知道他们的祖辈为何而亡。历史可以被篡改,记忆可以被抹去,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记着,真相就不会彻底消失。”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金苗苗牵着马赶来,肩上挎着药箱,脸上风尘仆仆。“我就猜你们在这儿!”她喘着气笑道,“宋佳和夏宸已经在山下搭好了临时医馆,说是附近有几个村子闹瘟疫,缺医少药。薛瑞天带人去运药材了,我来找你们商量要不要把昭雪司的第一站设在这里。”

沈茶与白砚舟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好。”沈茶站起身,“那就从这里开始。”

几日后,山谷中多了一座木牌坊,上书“昭雪司?嘉平分局”六字。百姓起初不敢靠近,传言这是朝廷派来的探子,要查户口、抓逆党。直到金苗苗治好了村中一对母女的热病,宋佳为失学孩童办起私塾,夏宸协助村民重建被洪水冲毁的堤坝,人们才渐渐放下戒心。

某夜,沈茶正在灯下整理卷宗,忽听门外有异响。她警觉起身,手按剑柄,却见一名蒙面女子悄然立于院中,身姿清瘦,长发如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