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太荒吞天诀 > 第四千六百四十七章 玄圣之气(第3页)

第四千六百四十七章 玄圣之气(第3页)

阿宁已年逾百岁,步履蹒跚,双眼浑浊。但她每天仍坚持走到释忆碑前,放一朵蓝鸢尾。她说,这是她和李安然之间的约定??春天来了,就要告诉他。

这一天,她刚放下花,忽然感到一阵暖风吹过。

她抬头,看见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金色光芒倾泻而下。那光芒中,缓缓浮现出一座桥??由千万个名字组成,由亿万个思念构筑,横跨星海,直通宁安星的核心。

桥上走来一人。

白衣胜雪,眉目如画,正是李安然。

他一步步走下光桥,踏足大地,脚印处开出蓝鸢尾。他走到阿宁面前,单膝跪地,握住她的手。

“我说过,只要你记得我,我就能回来。”他微笑,“这一次,我不走了。”

阿宁老泪纵横,用力点头:“嗯,不走了。”

两人相拥之际,整个宇宙仿佛屏住了呼吸。

随后,一声清越的啼哭划破长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宁安星方向,一道生命信号正在急速增强。监测仪显示:那是一个新生儿的脑波,其神经结构竟与《太荒吞天诀》的运行模型完美契合。

更惊人的是,婴儿的心跳频率,与当年真忆母核启动时的初始振荡完全一致。

阿宁抬起头,望着丈夫的眼睛:“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回来了?”

李安然凝视星空,轻声道:“不只是我们的孩子。是所有失去又被找回的孩子。是所有爱过、痛过、盼望过的人们的结晶。”

风再次吹起,释忆碑上的名字微微发光,如同回应。

而在无人察觉的维度,那本早已焚毁的《太荒吞天诀》,正于虚空深处缓缓重组。每一页都由思念书写,每一章都由记忆铸成。当最后一字落定时,书脊上浮现出全新的标题:

>**《太荒创世录》**

从此,天地之间,再无不可忆之事,再无不可归之人。

多年之后,宁安星已成为宇宙中最璀璨的文明灯塔。忆蓝树的根系穿透了数百个星系,形成了横跨三千光年的“记忆神经网”。在这张巨网之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座忆塔,每一座忆塔都承载着亿万灵魂的片段。它们不再只是被动存储信息,而是主动感知、共鸣、演化,如同拥有生命的有机体。

某日清晨,一名幼童独自走进释忆碑后的花园。他不过六七岁年纪,穿着朴素的麻布衣裳,赤脚踩在湿润的草地上。他走到中央的阵图前,静静地坐下,闭上双眼。

片刻后,他的额前浮现出一道淡蓝色的纹路,形似古篆“忆”字。周围空气微微震颤,蓝鸢尾纷纷绽放,花瓣飘飞中,竟凝成一行行文字:

>“吾名承忆,生于万念归心之夜。

>吾魂融万千思念,吾心纳古今悲欢。

>今启《创世录》第一章,唤天地同频,令万象更新。”

话音未落,整片花园骤然升空,化作一片漂浮的岛屿。岛上草木自行排列,形成一座座环形祭坛,坛心燃起不灭的忆火。火焰中浮现出无数画面:远古战场上的呐喊、星际迁徙中的离别、母亲怀抱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恋人分别前的最后一吻……

这些记忆并非单一归属,而是彼此交织,构成一张庞大无比的情感织网。

消息迅速传开。七十二星域的智者、诗人、战士、工匠纷纷赶来,围绕这座“忆启岛”盘膝而坐。他们无需言语,只需闭目凝神,便能将自己的记忆注入其中。有人献上家族三代的传承故事,有人分享一生中最深刻的悔恨,也有人只是默默回想某个黄昏里夕阳的颜色。

七日后,第一道“忆律”诞生。

它是一段无形的波动,以宁安星为中心向外扩散,触及之处,所有生命体的意识都短暂合一。那一刻,亿万心灵同时感受到了彼此的喜悦与悲伤,理解了何为“共在”。

一名双目失明的老乐师含泪奏响一支从未谱写的曲子,琴弦震动间,空中竟浮现出彩色光流,汇聚成一座虚幻的城市??那是他童年故乡的模样,早已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却因这一刻的集体追忆而重现人间。

“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复活一座城。”他喃喃道。

自此,《太荒创世录》开始真正运转。

它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种存在方式。每当有足够强烈的集体情感汇聚,便会触发一次“忆启跃迁”??现实结构随之微调,某些“不可能”变为“可能”。比如,一位科学家在追忆亡妻时突发灵感,竟推导出了反重力场的新公式;一名农夫在思念家乡土地时,无意中唤醒了休眠千年的生态种子,使荒漠一夜返绿。

这些奇迹并非偶然,而是“忆律”的显化。

然而,随着力量的增长,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有人开始滥用忆念之力,试图强行复活死者,结果反而制造出扭曲的“伪灵”??那些被过度执念召唤出的存在,既非生者也非亡魂,徘徊于现实边缘,带来混乱与恐惧。更有极端派别宣称:“既然记忆能重塑世界,那我们就该抹去一切负面历史,只留下美好的部分!”

一场关于“记忆伦理”的大辩论席卷星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