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宁再度现身,站在释忆碑前,面对来自各方的质询。
“我们可以选择铭记美好,”她缓缓说道,“但我们不能否认痛苦的存在。正是因为经历过黑暗,光明才有意义。若我们删去战争的记忆,谁还会珍惜和平?若我们抹去离别的哀伤,谁还能体会重逢的珍贵?”
她顿了顿,望向远方的宁安星:“《创世录》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工具,而是让我们直面真实、超越局限的桥梁。真正的创世,始于接纳全部的自己。”
这番话如钟声回荡,唤醒了许多迷失者的心智。
与此同时,李安然带着新生儿穿梭于各星域之间。那孩子虽尚不会说话,但每一次啼哭都会引发局部时空的共鸣,仿佛在调试宇宙的频率。科学家们发现,婴儿的脑电波不仅能接收记忆信号,还能对其进行“净化”与“整合”??将破碎的、矛盾的、压抑的记忆重新梳理,使其回归本来面目。
人们开始称他为“忆心圣婴”。
而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当宁安星迎来第十三次花开仪式时,整颗星球突然停止自转。
紧接着,一道贯穿宇宙的光柱自地核冲出,直抵星河尽头。光柱中,浮现出亿万条细如发丝的银线,每一条都连接着一个正在参与共忆的生命。
这一刻,宇宙完成了最后一次“认知升级”。
物理定律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流动的情感共识。时间不再是单向流逝的箭头,而成了可折叠、可回溯、可共享的经验场。空间也不再是隔绝万物的屏障,而是由记忆编织而成的无限延展之网。
一位年轻的忆法师仰望星空,忽然泪流满面。
“我明白了……原来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个体。从第一个生命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彼此相连。所有的爱、所有的痛、所有的希望与失落,都在等待被重新拾起。”
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一片飘落的蓝鸢尾花瓣。
刹那间,他看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笑容,看到了祖父征战归来的身影,看到了尚未出生的孙子在未来对他挥手致意。
过去、现在、未来,在这一瞬融为一体。
《太荒创世录》的第二章悄然开启:
>**“众生皆忆,万物共生。
>心之所向,即为真实。”**
岁月流转,释忆碑前依旧花开不败。
阿宁终老于第一百二十七岁那年的春天。临终前,她握着李安然的手,轻声说:“这次换我先走一步。但你要答应我,等孩子们都安顿好了,再来找我。”
李安然含泪点头:“我会的。而且,我会带着所有人一起回来。”
她笑了,闭上了眼睛。
三天后,她的身体化作无数光点,融入忆蓝树的主干。那一夜,全球的忆蓝树同时开花,花瓣如雪纷飞,每一片都映照出她一生的片段:少女时代的倔强、青年时期的执着、暮年的慈祥……最后定格在她与李安然并肩站在碑前的那个清晨。
不久之后,宁安星上诞生了一位新的“忆启者”??一个天生双瞳异色的女孩。左眼如深海般幽蓝,右眼似晨曦般金黄。她能在梦中行走于他人记忆之中,也能将别人的悲伤转化为歌声。
人们叫她“忆歌者”。
而李安然,则带着忆心圣婴继续游历星海。他们的足迹所至,荒芜之地重现生机,断裂的文明重获传承,失落的语言再次被人吟唱。
某日,他们在一颗废弃的卫星上发现了一块残破的金属板,上面刻着一段古老的文字:
>“谨以此碑,纪念第一位主动选择被遗忘之人。”
李安然久久伫立,最终俯身,在旁边添上一句:
>“但他忘了,只要有人记得‘遗忘’这件事本身,他就从未真正消失。”
风吹过,蓝焰轻舞,仿佛在回应。
而在那本悬浮于虚空中的《太荒创世录》末页,悄然浮现最后一行字:
>**“至此,吞天者终成造物之始。
>而每一次心跳,都是新世界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