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聿娴在心里细细消化着冯紫晗刚说的那些话:
——其实就是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土地与农作物的匹配,也就是说,得试验出什么样的土质适合种什么样的庄稼。其实在《氾胜之书》里,就已经有了“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具体说法,而如今,五谷耕种里,南水丰而种稻,北晴旱于是种黍稷麦菽,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了。
但,冯紫晗的意思,似乎是应该在这个规则之上,再仔细分类……
很好。
二是土地的肥沃,如今宁聿娴的农庄在种植庄稼的时候,并非没有洒肥。但,现在通用的肥料全是人畜粪便发酵后的……
但,据冯紫晗说的肥料,叫什么化肥?还说贝壳也能成为肥料?这么说来,是不是其他的东西也能成为肥料?这倒值得一试。
三是植物病害与虫害,这一点至关重要!宁聿娴在农庄上长大,对于耕种,她比大多数贵族更了解、也更重视。庄稼自身发病,以及蝗灾、毛虫病……都是十分不得了的事!
对于前者,还算比较好防范,只需要吩咐人定期巡视农田,一旦发现病害,直接铲除掉已经发病的庄稼以避免传染就好;
可若是虫害……
那可就麻烦大了!
别说宁聿娴拿着虫害根本没办法,就是有着几十年耕种经验的老把式们也没办法。
到时候还得好好再让冯紫晗想想这事儿。
四是农作物的种类。冯紫晗说了,这世上还有很多产量极高又能裹腹的食物!只是这时还没传入大荣王朝?
宁聿娴心想,那是时候再增派人手壮大商队了,正好她边疆的马场今年能出栏二百余匹马……是该让商队多去外边走走看看了,要多派些奴隶去,让他们在那边儿多学些技术再回来。
这么一想,宁聿娴热血沸腾!
她觉得有好多好多事要去做啊……
但,宁聿娴觉得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多了解一些被冯紫晗视作寻常的事。
正好这时,侍女们送了点心茶水过来。
宁聿娴止住了话题。
冯紫晗一看到摆满桌的各式茶饮点心,不禁睁大了眼睛!
中国人历来都很会吃,她是知道的。
但,现在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大荣王朝,大约是在东晋西晋结束之后的一个拐弯点,时间大约在公元四五百年左右!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大荣王朝,连水稻都还没开始大规模种植。
也就是说,物产极其匮乏!
但,统共也没几样食材的时代,甚至连烹饪方式也不如现代多……
怎么会有这么多看起来特别好看、一看还特别好吃的食物?
冯紫晗目瞪口呆地看着八果脯、八糕点:
八样水果分别是:桃、李、梨、杏、葡萄、枇杷、荔枝、杨梅这八样。
八样糕点呢,模样儿怪精致的,颜色也是红黄蓝绿什么都有,一时间光凭外表倒是认不出来。
于是冯紫晗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些颜色轻柔漂亮的的果脯上。
当然了,有的水果并不当季,于是这些水果全都被制成果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