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1章
最后两个字,孙继浚是看着郭允厚说的。
郭允厚眉头一紧,开口否认道:“陛下,臣并无这个意思。”
“怎么就没这个意思?”
“各地藩王出海后的那些王庄,是不是都划给各地官府了?”
“清丈田亩后,多出来近一半的土地,这些土地是不是要向户部缴税?”
“市舶司。。。。。。”
“辽国公,你是来商议西域局势,还是来给户部算账的?”
郭允厚不等孙继浚说完,就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对方。
不等其再次开口,郭允厚又道:“户部这两年是存了些家底儿,但大部分都是银钱,粮食存的还真不是很多。”
“大军征发,需要的不是金银,而是粮食、火药。”
听他这么说,原本坐在孙继浚下首的,左军都督府都督,新城侯王升忽然站了起来,开口质问道:“你户部是为国理财,不存粮食存金银作甚?金银是能吃还是能喝?”
“来,来,来,这个户部尚书你新城侯来做!”
郭允厚也恼了,毫不客气的回怼了一句。
朝廷征收的赋税就是金银,自己倒是想把这些金银换成粮食,但眼下大明各处都缺粮,哪有那么多粮食让自己去买?
朱由检见状,正欲开口转圜,就见温体仁起身,对两人斥责道:“这是在御前,你二人如此这般是想做什么?”
两人见状,也不再争吵,彼此冷哼一声,转过头去,谁也不想搭理谁。
温体仁转身对朱由检拱手道:“陛下,户部有户部的难处,就像郭部堂所说,这两年得益于新政的推行,户部是存了点金银。”
“但这些金银换不来粮食,整个北方粮食产量越来越低,户部为了筹措粮食,也是费尽了心力,也才堪堪维持。”
诚然,各地粮仓中也存了一些粮食,但那是用来压仓的,户部也是好不容易,一点点攒起来的,为的就是应对接下来,仍旧不见好转的旱情。”
“陛下,臣以为,西域现今的情况,实不宜扩大,不如尽量维持。”
“等交趾和川西那边的战事结束,朝廷再想办法,从各地筹措粮草转运到西北。”
“趁着这个时间,朝廷也可以从齐国、扶桑等地采买一些粮食,以备将来。”
朱由检依旧是没有表态,目光再次落在了徐希臯和孙继浚等人的身上。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希臯起身道:“陛下,臣建议不妨先按洪承畴题本所说,联合准噶尔,亦或是其他部落,就以现在的兵力,先解决了蒙兀儿这个祸患,再考虑准噶尔的事。”
“或者干脆,西域行都司可以左右逢源,谁处于下风就支持谁,维持当地双方势力均衡,不使任何一家做大。”
徐希臯后面这话,让殿内许多人皆是眼前一亮,朱由检也是听的连连点头。
“定国公此言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