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
朱由检对徐希臯的提议很是赞同,当即出言赞许道:“定国公此言大善,西域之地,广袤难制,局势复杂,朝廷终究有些鞭长莫及,正宜以夷制夷,使其相互牵制,不使一家独大,威胁关陇。”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温体仁身上,继续道:“首辅,内阁会同五军都督府,就按定国公所议,速速拟个条陈出来。”
“待朕看过之后,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交司礼监用印,立即命人送到西北哈密。”
“臣遵旨。”
温体仁躬身应道,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徐希臯这个法子,算是眼下最合适的方略了。
既不用朝廷花费什么钱粮,又不会使西域局势继续恶化下去。
就在温体仁刚刚重新落座后,李邦华又起身补充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应下旨三边总督和甘肃总兵,命他们密切关注关西局势,一旦出现重大军情,要立即做出应对。”
朱由检颔首道:“李卿所言极是,就按卿说得办吧。”
“臣遵旨。”
环顾一眼殿内群臣,朱由检又道:“朕有意在甘州开设一些火药工坊、火器工坊、水泥工坊,用以支应西北大军所需。”
听朱由检这么说,殿内无论文武,尽皆一脸的错愕。
之前的时候,自己这位皇帝陛下,对火药和火器可是控制的很是严格。
哪怕是到了现在,也就只有内廷的兵仗局,以及工部的军器局,和这两家衙门建立的工坊,才有资格制造新式火药和新式火器。
现在怎么会忽然松口了?
李邦华和宋应星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道:“陛下。。。。。。”
朱由检抬手阻止了:“两位卿家稍待,听朕说完。”
“京城以外的火药工坊、火器工坊,由内廷兵仗局出资,亦有兵仗局管理。”
“陛下,臣以为不妥,若各地工坊皆由兵仗局管理,那当地卫所如果急需火药和火器,又当如何调度?”
宋应星听朱由检如此安排,当即起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邦华在宋应星说完后,也出言附和道:“陛下,臣也以为,将各地火器工坊交给兵仗局有些不合适。”
李邦华如果不反对,那才是奇怪了,前有张维贤拿走了钱粮的控制权,现在内廷又要拿走火器和火药的制造和调度权,那兵部还剩下什么?
朱由检轻叹一声道:“朝廷在各地设立的军器局、铸炮局朕也没废除不是?”
“这些衙门不都还在工部的管辖下吗?”
“朕只是另外再设立一些工坊罢了。”
李邦华正色道:“陛下,火器、火药事关重大,岂可由兵仗局一家掌控?”
“臣以为,当由工部、兵部、内廷三家共同执掌,相互制衡才是。”
宋应星眉头微蹙,正欲开口争辩,但却听朱由检道:“那岂不是令出多门?”
“此事,朕意已决,各地新设的火器工坊、火药工坊、铸炮工坊、炼钢工坊,尽皆归内廷管辖。”
“如地方有所需要,可以上书于朕,朕会酌情拨付。”
“若事态紧急,各地工坊亦可先行拨付地方,事后再补上调拨文书。”
“陛下,臣反对!”
“臣亦反对!”
“臣。。。。。。”
现在的大明,钱粮在五军都督府那里,如果火器再被内廷掌控在手,那大明岂不是重新回到了洪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