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675章 陪你迎亲(第1页)

第1675章 陪你迎亲(第1页)

之前周时阅是让管家把拜堂的时辰传出去的。

现在他突然说要提前半个时辰,云伯和庆嬷嬷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理解。

“王爷,说好的时辰,只怕有人会在那个时候才到,要是提前了,有些宾客就观不到礼了。”庆嬷嬷劝他。

“本王拜堂,拜的是天地,高堂,夫妻交拜,只要天地在,高堂在,吾妃在,礼就成,不影响。而且不会所有人都晚到。”

周时阅却很坚决。

他这话也让云伯和庆嬷嬷无话可说。

“那我们准备准备。就是殷门主他们能不。。。。。。

雪落无声,却压弯了山脊。阿衡伏在钟楼残破的檐角下,指尖紧扣千里镜边缘,指节泛白如覆霜。他看不见葵儿此刻的脸,却能想象她扶着沈清璃走出密道时那微颤的步伐;他听不见地底传来的歌声,却感到胸腔震荡,仿佛那音波早已穿透骨血,在心室深处回响。他的左耳仍在渗血,布条被冷汗与脓液浸透,可右耳尚存一丝清明??而这丝清明,正捕捉到风中某种奇异的律动。

那是“杂音归墟法”余波未散的震颤,像乱石投湖,涟漪交错却不归于平静。它不似宫商角徵羽任何一调,亦非人间应有之乐,倒像是百种语言同时低语、千种情绪交织嘶鸣。这声音本该令人癫狂,可阿衡却笑了。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真言”形态??不是某一句口号或圣谕,而是所有被压抑的声音终于得以共存的混沌之和。

钟碎了。

牢破了。

但战争才刚开始。

千里镜视野里,行宫外墙已燃起火光。那是葵儿提前布置的烟幕??借诵经僧团之名,在香炉中混入哑砂与硫粉,待声波共振达到临界点,便引燃地下通风道。浓烟滚滚升腾,遮蔽?望塔视线,守卫们慌乱奔走,彼此呼喊皆被混乱频率扭曲成怪叫。音察司的铜铃尽数炸裂,碎片嵌入皮肉,几名执事捂着脖颈跪倒,口中溢出黑血,竟是一字未说,喉管却已撕裂。

就在此时,一道金红令旗再度划破长空,直插主殿门前石阶。旗面凤凰睁开双眼,铭文燃烧般浮现新句:

>**“逆音者死,从律者生。”**

阿衡瞳孔骤缩。这是皇帝亲临的信号。“寂灭令”升级为“天诏令”,意味着皇权将以最高规格镇压此次叛乱。而更可怕的是,那凤凰双目并非绣线所成,而是用活人眼膜炼制的“谛听瞳”??传说中能识破一切伪装声纹、直溯灵魂本音的邪物。

他必须立刻撤离。

翻身跃下钟楼,脚踝落地时一阵剧痛袭来。三个月前冰窟逃亡时摔断的骨头未曾痊愈,每走一步都像有冰锥刺入筋脉。但他不能停。怀中的铜铃碎片贴着胸口,温热如心跳。那是阿衡最后的信物,也是联络“听音会”所有据点的密钥??只要将它置于特定频率之下,便会引发共鸣,唤醒遍布九州的沉默之人。

他拖着伤腿穿行于林间,身后火光渐远,前方却现出一片荒废墓园。碑石倾颓,杂草丛生,唯有一座无名冢前立着半截断碑,上刻“声止于此”四字。阿衡认得此地??当年监察使老渔夫埋葬自己小指之处,亦是“人声镜”最初实验失败的祭坛。

他在碑前跪下,颤抖着取出铜铃碎片,轻轻敲击断碑边缘。

叮??

一声极轻的响,却如惊雷贯野。

刹那间,整片墓园的空气开始波动。那些倒伏的石碑缝隙中,竟缓缓渗出细丝般的银光,如同根须复苏。每一缕光芒都在震动,发出几乎不可闻的低吟,而这些低吟正以极其精密的方式叠加、重组……最终汇聚成一句话,自地下升起:

>“吾等,皆在。”

阿衡闭上眼,泪水滑落。他知道,这是散落在各地的“共鸣体”在回应召唤。他们曾是被迫献声的乐工、被洗脑的歌女、因一句“冤”字而遭囚的百姓……他们的声音虽被夺走,灵魂却被沈明徽的遗志悄然标记。如今,随着第一口钟的崩塌,这枚藏于血脉深处的种子终于发芽。

他低声呢喃:“姐姐,我听见你们了。”

***

三日后,南方某处水乡小镇。

晨雾弥漫,河面浮着薄冰。一艘乌篷船静静停靠码头,船头坐着一位戴斗笠的老妇,手中竹竿轻点水面,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若有精通音律者细听,便会发现这曲子实为《噤喉引》变奏,节奏暗合“羽灭调”第三节拍。

船舱内,葵儿正为沈清璃包扎手腕上的灼伤。那伤痕呈环状,是长期接触银蝶留下的毒蚀印记。

“你还记得多少?”葵儿轻声问。

沈清璃望着窗外流动的雾气,眼神有些涣散:“我记得……有人把我从火场抱出来。是个少年,穿着青布衫,手里拿着一块焦黑的铜片。”

葵儿手指微顿。

“那是阿衡。”她说,“你六岁那年,归蝶城大火,他把你救了出来。后来你失忆,被礼部收养,成了‘清心律’的试验品。但他们没料到,你的声核里还残留着最初的频率??那是你母亲临终前唱给你的摇篮曲,也是唯一无法被覆盖的原始腔音。”

沈清璃怔住,忽然抬手抚住喉咙,仿佛那里藏着一段沉睡的记忆。她张了张嘴,试着哼出几个音符,声音干涩沙哑,可就在最后一个尾音落下时,船舱角落的一只陶瓮竟嗡然共鸣,瓮口飘出一缕淡蓝色雾气,凝成模糊人脸??赫然是阿衡的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