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303 无知5k(第2页)

303 无知5k(第2页)

夜幕再度降临,车队继续前行。途中经过一片废弃牧民定居点,房屋倒塌,电线垂落,唯有风穿过破窗时发出呜咽般的哨音。小女孩突然说:“这里有故事。”

她走向一间半塌的土屋,蹲下身抚摸地面裂缝。片刻后,她开始哼唱一首陌生的调子,节奏缓慢,带着哀伤的起伏。紧接着,奇迹发生??风声竟随着她的歌声改变了频率,仿佛回应一般,形成了某种对位和声。

“她在接收记忆。”一名背着录音机的汉族女子低声说,“这片土地曾有人在这里哭过,也有人唱过安魂曲……现在,她把它们‘听’回来了。”

林远静静看着。他曾以为只有拥有声核的人才能感知深层声忆,但现在他懂了??只要心灵足够敞开,每个人都能成为记忆的容器。

抵达乌鲁木齐已是第三日清晨。城市喧嚣扑面而来,汽车鸣笛、广播广告、地铁报站交织成一片嘈杂的声浪。但对于这群“声觉者”而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都充满信息。

他们在街头停下脚步。

一名维吾尔族男孩突然捂住耳朵蹲下,泪水滑落:“我听见爷爷临终前说的话了……他说‘别怕黑,星星都在唱歌’。”

一位汉族白领摘下耳机,怔怔望着天空:“我一直觉得地铁噪音很烦……可刚才,我听出了它的节奏,像心跳,像摇篮曲。”

那位聋哑青年站在广场中央,双手剧烈颤抖,猛地指向喷泉??水流撞击池面的瞬间,他竟张嘴喊出了声音:“啊??!”

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发声。

尽管不成调,却是真实的呐喊。

围观群众惊愕不已,有人拍照上传网络,标题迅速登上热搜:#乌鲁木齐多人集体幻听?##神秘音乐团体引发异常反应#。视频中,人们或哭泣、或大笑、或相拥而泣,仿佛经历了一场集体情绪释放。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接连报告异常现象: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上百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齐声哼唱同一段旋律,警方介入调查却发现无人相识;

巴西贫民窟的一间教室里,孩子们自发用锅碗瓢盆敲打出复杂节奏,老师录下音频分析后发现竟符合启世调的基础结构;

甚至在美国五角大楼内部会议中,一名高级军官突然中断发言,喃喃道:“我妈妈……她以前总在厨房里哼这首歌……为什么我现在才想起来?”

清音计划终于坐不住了。

当晚,全球主流媒体同步发布声明:“近期多地出现群体性心理暗示事件,专家提醒警惕非理性情绪传播。”配图是一张模糊的集会照片,标题写着《危险的声波崇拜》。社交平台开始大规模限流相关话题,AI推荐算法自动屏蔽含有特定频率音频的视频。

但他们封锁不了梦。

那一夜,无数人梦见自己站在冰湖之上,听见地下传来铃声。醒来后,他们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孤独,也不再麻木忍受压抑的生活。有人辞去工作去学音乐,有人给多年未联系的父母打了电话,有人说出了藏在心底二十年的秘密。

林远住在一家普通旅店,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城市。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接入暗网频道,看到一条新消息来自南极科考站:

>【地球舒曼共振持续回升至7。83Hz,已达健康阈值。我们确认??全球声场正在自我修复。但这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触发的连锁反应。你们成功了。】

他关掉屏幕,走到阳台。

寒风拂面,城市噪音如潮水般涌入耳中。他曾厌恶这样的喧嚣,如今却听得入神。他分辨出外卖骑手电动车的蜂鸣、情侣吵架的尾音颤抖、楼上传来小孩练琴的错拍、楼下老人收音机里播放的老歌……每一种声音都带着独特的情感指纹。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去北京胡同听雨。

“你知道吗?”父亲说,“最动听的声音,从来不是完美的演奏,而是那些带着瑕疵的真实。”

那时他不懂。

现在他懂了。

真正的声音,不是控制,不是秩序,不是让所有人步调一致地沉默或欢笑。而是允许破碎、允许混乱、允许一个人在深夜独自哭泣而不被评判。

这才是自由。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女孩发来的语音留言:

“林远哥哥,我们要去敦煌了。那里有古代壁画记载‘天乐自鸣’,我想去看看能不能听见千年前的歌声。你会来看我们吗?”

他听着她的声音,笑了。

回复只有一个字:“好。”

然后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梦来了。

他梦见自己变成一颗尘埃,随风飘荡,落入一间幼儿园的音乐课。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昨晚梦见一个叔叔,他让我一定要学会听风。”

他又梦见自己化作电波,穿行于卫星之间,在非洲某个村庄的广播喇叭里响起一段口哨声,引得全村孩子跟着跳跃模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