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真没想下围棋啊! > 第五百章 我不知道(第1页)

第五百章 我不知道(第1页)

哒!

哒!

哒!

棋子不断落于棋盘。

复盘室内、比赛现场、全球各地……

所有人关注这盘棋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看着这盘棋局,目睹每一颗棋子落盘,宛如在目睹一场惨。。。

车子驶入内蒙古高原,天色渐暗,草原像一块无边的墨色绒布铺展在天地之间。远处的地平线上,几簇蒙古包的轮廓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炊烟袅袅升起,被风一吹便散成细丝,融入低垂的云层。车灯划破黑暗,照出前方蜿蜒的小路,两旁是枯黄的艾草和零星的石头堆,偶尔有野兔从车前窜过,惊起一片尘土。

我翻着伊布拉留给我的那颗木棋子,指尖一遍遍摩挲着那行盲文??“替我看一次日出”。它被我用红绳穿起,挂在颈间,紧贴胸口,仿佛一颗不会跳动却始终温热的心脏。沈砚之依旧坐在副驾,闭目不语,但我知道他没睡。他的手指时不时轻轻敲击膝盖,节奏忽快忽慢,像是在模拟某种未完成的棋局。

“你觉得……那个孩子,真的能听见我们吗?”我低声问。

沈砚之睁开眼,望向窗外:“不是听见,是感知。就像盲童用声音拼出世界,自闭的孩子用嘶吼丈量孤独。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没有语言。”

我没再说话。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马阿娘发来的语音,只有短短一句:“伊布拉昨晚梦见了大海,他说海浪的声音像围棋落在瓷盘上。”我点开录音笔,把这句话录了进去,然后轻声说:“原来梦也有坐标。”

---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一位牧民的带领下抵达目的地??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一座小型康复中心,名叫“额吉之家”,蒙语意为“母亲的怀抱”。这里收容了十几名患有不同程度自闭症的蒙古族少年,大多来自偏远牧区,因无法融入普通学校而被家人送来。中心由一位年近五十的女医生主持,名叫乌兰,曾在呼和浩特读过心理学,后来回到草原创办了这所机构。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乌兰带我们走进一间宽敞的活动室,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羊毛毡拼成的太阳、用马鬃编织的星星、还有用冻湖冰片粘贴的抽象画。“昨天凌晨,巴特尔又去了湖边。”

“巴特尔?”我问。

“就是那个三年没说话的孩子。”她叹了口气,“他每天五点准时骑马出发,奔向结冰的呼伦湖,站在湖心大喊,喊完就回来,一句话都不说。我们试过跟着他,但他只要发现有人靠近,立刻掉头离开。”

“他多大了?”

“十五岁。三岁时发烧烧坏了脑子,从那以后就不肯开口。可他聪明得很,能看懂地图,会自己搭帐篷,骑术比牧民还稳。”乌兰顿了顿,“最奇怪的是……他每次喊完,湖面总会裂开一道缝,像是回应他。”

我和沈砚之对视一眼。

“带我们去湖边看看。”

---

呼伦湖尚未完全解冻,冰面厚达半米,表面覆盖着霜雪,踩上去发出沉闷的咯吱声。湖心有一圈明显的裂痕,呈放射状扩散,像是某种巨大的力量从内部冲撞过。我们蹲下身,用手电筒照进裂缝,底下是幽深的黑水,静得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这不是自然融化的痕迹。”沈砚之伸手摸了摸冰壁,眉头微皱,“裂口边缘整齐,受力均匀,像是……有节奏的震动造成的。”

“你是说,他的喊声?”我惊讶。

他点点头:“声波共振。如果频率刚好与冰层固有频率吻合,就能引发结构性破裂。就像歌剧演员震碎玻璃杯。”

我忽然想起伊布拉的鼓声,那沉入大地的回响,是否也在以某种方式改变着什么?

当天夜里,我们住在“额吉之家”的客房里。半夜,窗外传来马蹄声,清脆而急促,由远及近,又迅速远去。我猛地坐起,掀开窗帘??月光下,一个瘦小的身影骑在马上,披着黑色羊皮袄,正疾驰向湖的方向。

“是他!”我抓起外套冲出门。

沈砚之早已站在院子里,手里拎着那副围棋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