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 第515章 如愿以偿(第3页)

第515章 如愿以偿(第3页)

那一声琵琶响,不像出自人间。清越处如裂冰泉,浑厚处似钟鼓齐鸣,余韵绵延数十秒不绝。频谱仪显示,主频精准锁定237赫兹,泛音结构与壁画“声学残影”完全吻合。

紧接着,他奏起了《破阵乐?敦煌本》。

没有鼓点,没有伴唱,单凭一把琴,竟勾勒出千军万马奔袭之势,刀光剑影交错之间,又透出无尽苍凉。奏至中段,曲调突转柔缓,似母亲抚儿入睡,似妻子倚门盼归。苏晓雯忍不住落泪,她听懂了:这不是凯歌,而是悼亡之诗。

最后一音落下,全场寂静。

忽然,陈默手中的红外扫描仪发出轻微“滴”声。他低头一看,猛地站起:“壁画……变了!”

众人冲回220窟。只见那幅乐队图中,原本静止的琵琶女,指尖似乎微微弯曲,仿佛刚刚完成一次拨弦动作。而她嘴角的笑容,比之前更加真切,眼角甚至浮现出一丝湿润。

“她笑了。”林小川声音发抖,“她知道,有人听懂了。”

三天后,敦煌研究院举行小型发布会。曹阳播放了“归鸣”首奏视频,并公开全部研究资料。消息传出,海内外震动。BBCCulture专题报道称之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古代音乐复活事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委员会致函,提议将“敦煌赤檀琵琶复原工程”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案例。

而那位留言的大学生也在社交平台更新动态:“看完纪录片,我连夜找到外公,跪着求他再教我一遍牛腿琴的‘哭腔揉弦法’。他说:‘你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技术,是说话的方式。’”

曹阳站在莫高窟最高处的望景台上,望着夕阳沉入三危山。手机再次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你好,我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名牧民。我家祖传一把蒙古筝,相传是成吉思汗西征时带回的战利品。

>筝尾刻着一句话:‘若有人能让它流泪,草原就会下雨。’

>我们这里已经三年没下过一场透雨了。

>你能来吗?”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打开日记本,在“敦煌”一页下方写下新的句子:

>“每一把沉默的琴,都是一个未完成的誓言。

>每一次复原,都不是回到过去,

>而是让未来听见那些曾被遗忘的呼唤。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

>都在证明:

>文明从未断裂,

>只是有些人走得慢了些,

>或者,等得太久。

>下一站,鄂尔多斯。

>再下一站,仍是未知。

>但只要还有土地干涸,

>只要还有老人低语‘从前有把琴会哭’,

>我们的红绳,就不会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