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她说,“是有人终于把话说完了。”
老村长似懂非懂地点头,转身离去。
她继续前行,路过学校,见教室窗上霜纹又现,这次是碗热汤的形状,底下写着:“今天加了葱花。”
她驻足良久,眼中泛起笑意。
抵达河岸时,发现岸边多了九块石碑,整齐排列。前八块刻着历代守夜人姓名与生卒年,第九块仍空白。但在其侧,却多了一行小字:
>“此处不刻名,只刻心。
>
>归来者,自有灯火相迎。”
她伸手抚过石碑,指尖传来微微震动。
低头一看,掌心那颗黑焰凝成的炭心,正散发柔和光芒,映照出河底深处另一座桥的轮廓??更古老,更庞大,连接着未知的彼岸。
她知道,那是第十河,第十桥,等待第十代守夜人开启。
但现在还不急。
她盘膝坐下,取出青铜笔,在纸上画下今日所见:断桥、黑焰、炭心、九灯连珠。笔尖过处,冰晶蔓延,图中景象竟缓缓流动起来,如同活的记忆。
远处,几个孩子悄悄靠近,手里拿着自制的小纸灯。
“老师……”最小的那个怯生生开口,“我们写了话,可以放下去吗?”
她回头,微笑:“当然。”
孩子们欢呼着,将纸灯放入河中。灯光顺流而下,汇入光桥底部,化作新的星辰。
其中一盏灯上写着:“爷爷,我考上中学了。”
另一盏写着:“对不起,那天不该摔门而去。”
还有一盏,字迹歪斜却认真:“妈妈,我学会煮面了,没烧焦。”
她静静看着,直到最后一盏灯消失在视野尽头。
夜更深了。
她仰头望天,第九颗星璀璨依旧,而第十颗,已悄然成型,微弱却坚定,像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
她轻声说:“等你长大,我也就准备好了。”
然后闭上眼,聆听风中的低语。
那些说不出口的思念,那些来不及告别的遗憾,那些藏在心底三十年的“对不起”与“我想你”……全都顺着河流,流向那座永不熄灭的桥。
她知道,自己终将成为桥的一部分。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就永远有人在听。
这才是真正的楚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