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第二个人开始鼓掌。
第三个,第四个……
到最后,所有人,包括那些几乎丧失行动能力的老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加入了这场无声的致敬:有人拍腿,有人点头,有人含泪微笑,有人轻轻哼起一首老歌。
林默站在人群最后,眼眶滚烫。
他知道,这不是谢幕,而是一种传承的开始。
一个月后,《黄昏演员》获得亚洲纪录片大奖最佳影片奖。颁奖典礼当晚,林默没有出席。他留在中心,陪着一位即将离世的老人度过最后一夜。
老人整晚都在叫“妹妹”,那是他童年夭折的孪生姐姐。林默就坐在床边,握着他枯瘦的手,一遍遍应道:“姐在这儿呢,哥,我一直都在。”
凌晨三点十七分,老人安详离世。心电图归于平直,监护仪发出长长的蜂鸣。
林默轻轻合上他的双眼,起身走出病房。天空微明,晨风拂面。他摸出口袋里的怀表??老赵修好的那只。指针依旧停在三点十七分,但机芯已重新开始运转,发出细微而稳定的滴答声。
他把它贴在耳边,听着那跨越岁月的节奏,仿佛听见了母亲的呼吸,张桂兰的呢喃,还有无数个在迷途中彼此呼唤的灵魂。
回到工作室,他打开电脑,新建一份文档,标题命名为:《第三部曲:归来》。
开头只写了两句话:
>“每个人都会迷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被人寻回。
>而我愿意成为那个提灯的人。”
窗外,初升的太阳穿透云层,将光芒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某所小学的音乐课上,孩子们齐声唱着一首新学的歌:
“妈妈说,爱是不说再见的等待,
哪怕记不住脸,也要记得心跳的节拍。”
而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小镇养老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对着空椅子说话:
“老周啊,今天有人放了部电影,讲的就是咱们这种人。你说奇不奇怪,现在连傻子都知道我们要等的人一定会回来。”
她笑了笑,眼角泛着泪光,“我就知道,我没疯。”
林默不知道这些事。
但他相信,有些回响,注定穿越时空,落在不该被遗忘的心上。
就像春天总会来,就像樱花年年盛开,
就像那些从未登台的演员,
终将在时光深处,听见属于自己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