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达拉斯》剧组。
今天是开机拍摄的第一天,也是陈瑾进组的第二天。
昨天他没有进行拍摄,今天开始,他将要彻底投入到罗恩这个角色,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通告。
马修?奥康纳同样如此。
。。。
林默坐在工作室的窗边,晨光如薄纱般铺在桌面上。电脑屏幕还亮着,《第三部曲:归来》的文档只写了两句话,却像是一道门,通向他从未敢深想的深处。他没有动笔,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行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怀表躺在手心,滴答声比昨天更清晰了些。老赵说这机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货,修一次能走十年。林默忽然笑了??它停在三点十七分,偏偏又重新开始运转,像是某种执念终于被接续上了。
手机震动,是教育部影视学院教务处发来的消息:“《非虚构表演》课程评估结果已出,学生满意度98。6%,建议列为必修实践模块。”后面附了一张照片:一群年轻人围坐在记忆康复中心的院子里,正把一张张手绘的“家庭合影”贴在墙上。有个护工站在旁边抹眼泪,林秀芬站在阳光里,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是张桂兰和她年轻时的模样并肩而立,背后写着一行小字:“我们演过彼此最真的亲人。”
林默盯着那幅画看了很久,忽然起身换了衣服,驱车前往城郊的精神病院附属档案馆。那里封存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部分医疗记录,尤其是关于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干预实验的资料。他在申请表上写明目的:“为纪录片创作搜集背景素材”,但真正想找的,是一个名字??周振国。
两个多小时后,管理员抱着一摞泛黄的文件夹走出来。“这是当年‘夕阳居’试点项目的完整档案,包括患者日志、护理笔记和家属访谈录音转录稿。”她顿了顿,“不过你要找的周院长……他的个人档案缺失了大半,只剩一份离职声明。”
林默接过文件,指尖微颤。
离职声明打印在一张老旧的A4纸上,抬头印着红章,落款日期是2003年9月15日。内容简短得近乎冷漠:
>“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履职,自愿辞去夕阳居记忆康复中心院长职务。所有工作交接完毕,患者档案均已移交。愿诸位安好。”
没有签名,只有盖章。
但他翻到最后一页时,手指猛地一顿。
那是一张夹在文件夹里的便签纸,边缘已经发脆卷曲,上面用蓝黑墨水写着几行潦草的字:
>“素云:
>
>我走了。不是逃,是退。
>
>你说等我回来的时候,我会认出你。可我现在连自己都快认不出了。每天看着你望着门口,喊着我的名字,而我知道我不是你要等的人??那种痛苦,比遗忘更残忍。
>
>我爱你,所以不能陪你走到最后。我怕那一天到来时,我会忍不住告诉你真相,然后亲手打碎你最后一点光。
>
>就让我成为你记忆里的‘老周’吧。哪怕是个谎言,也好过一场清醒的告别。
>
>??振国”
林默闭上眼,喉头哽咽。
原来如此。
张桂兰不是疯了,也不是糊涂了。她是太明白了。她知道眼前这个“老周”不是真的,但她选择相信,因为她宁愿活在一个温柔的假象里,也不愿面对爱人早已离去的事实。而周振国呢?他选择了退出,用缺席成全她的等待,用沉默守护她的梦境。
这才是真正的“非虚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