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听不出来有什么。
许琦问:“是否有其它细节?他与你说过什么?你们经历过什么特殊的事?”
“那时我哥哥正好回了洛阳,他却来了江州,说要游横江,问我是否有空作陪,我便带他乘船游了横江,之后去吃了横江鱼,又逛了晚上的中秋灯会,当夜大雨,我们淋了雨,就回去了,第二日他就走了。”
程瑾知说得简略,许琦与郭振齐听得认真,听着听着,就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两人不是和离了吗?且早就不在一起住了,闹得人尽皆知,结果呢?
谁家和离夫妻绕道几百里去见一面,又一起游湖,过中秋佳节,还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分明是爱侣、是夫妻,和什么离!
所以两人根本没和离,反而还腻歪得很!
难怪程夫人要不远千里、不顾凶险跑来岳阳呢,原来不是什么表哥,不是什么和离的夫君,就是情人!
但这样凝重而正经的时刻,程瑾知一脸担忧苦恼,许琦与郭振齐也一脸冥思苦想,都努力着不露出旖旎神色,假装都没往那方面想。
正经到最后,倒真越来越凝重了,因为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
程瑾知看着两人神色,也知道确实没什么干系,却又不愿死心,只好继续说一些细节,诸如秦谏一开始说去庐陵,顺道来江州,最后才说是要到岳阳;两人在湖上看到了载有乐妓的画舫;吃横江鱼是在名叫‘湖心居’的酒楼;晚上灯会秦谏在‘一品茶’门前猜了许多灯谜,拿了人家的招牌牡丹灯笼给她,回去却被暴雨淋湿了;以及秦谏走前送了她一只牡丹发簪,以前他也送过她牡丹,是金陵绒花……
可以说,除了没将两人在程家春风一度说出来,其余都说了,但这事就算不说,谁也能猜到,都到这份上了,程瑾序还不在家,两人回去一定在一起过夜了……
许琦仍是冥思苦想模样,程瑾知不由叹息,她也不知道还能怎样分析,难道一切都是他们空想,秦谏就是写不好那三个字,或者那三个字要表达的不是中秋,而是别的意思?
这时郭振齐突然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牡丹河!牡丹仓!”
许琦与程瑾知都不懂,郭振齐激动道:“横江与岳阳城旁牡丹河都属泾江支流,而朝廷八大粮仓之一牡丹仓就在牡丹河边,秦公子要告诉我们,黄龙寨要打牡丹仓!”
许琦一听,惊了一跳,不由背脊冷汗直下,他竟把这事忘了!
如今黄龙寨不再杀掠,得了人心,却少了物资粮食,所以他们现在最缺的是粮食!若能打下牡丹仓,则人心有了,粮食也有了,这牡丹仓何其重要,他却忘了上书朝廷派重兵把守!
第72章婚讯
许琦想起这事,也是连连叹息,最后与郭振齐一致决定要在牡丹仓守株待兔,给黄龙寨一记重击。
秦谏只提示了中秋,却没说时间,两人想来想去,觉得就是十月十五,就算不是,也会提前悄悄部署兵力前往牡丹仓。
军机要事,程瑾知不便留下,就先离了房间。
知府衙门在岳阳书院办公,现在两人议事之地也不过是岳阳书院一个讲堂,程瑾知到了讲堂外却没有离开,而是看着渐渐降临的暮色,心口忧虑得喘不过气。
从知晓他有难,到一路来岳阳,她已明白她没自己想的那么断情绝爱、风轻云淡,她割舍不下他,怕他有事。
一路担心,一路想了许多,过来发现他有可能活着,心中大幸,又听闻他成了匪首妹
婿,却又发堵,不知道是真事,还是传言,若是真的,她又该怎么办。
但这种愁绪她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表露,无论郭振齐与许琦,都不会在意这些细节,这种事在这种关头也不重要。
她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直到夜幕降临,郭振齐与许琦出来,她在一旁喊道:“郭将军。”
两人意外她还没走,她道:“我有事同郭将军讲。”
许琦便离去,她与郭振齐到僻静处,问道:“将军,若咱们的大军在牡丹仓大败反贼,秦公子会不会被怀疑?”
郭振齐却没想过这个问题,她这样一问,他才意识到自己可是受秦老侯爷所托,要救秦公子出去。
他凝重道:“应是会被怀疑。”
“若是被怀疑,他是否会有性命之忧呢?”
郭振齐思虑一会儿:“不好说,要看情况,一般这种事走漏消息的途径也有很多,秦公子能写檄文代表深受信任,那边不一定就怀疑是他。不过黄龙寨内部是什么情境我们一无所知……或许暂时要靠他自己周旋。”
这意思便是官府虽得了消息,却只能去守牡丹仓,对于秦谏的安危暂时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