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 第1204章 颠倒黑白(第2页)

第1204章 颠倒黑白(第2页)

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是否真正走进了人民的心里。

朱武做到了。

而这份精神,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2071年春,青岭村迎来又一批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这批人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刚提拔的副处级干部,也有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他们将在村里驻村半年,深入基层一线,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群众服务、产业发展等工作。

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所有挂职干部必须“吃住在村、工作在户”,不得搞特殊化。每位干部都要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并定期向组织部门提交思想汇报和调研报告。

林浩如今已升任省直机关某重要部门副主任,但他仍坚持每年抽空回青岭村走一遭。这次他作为带队领导之一,亲自陪同新一批挂职干部入村。

“你们要记住,来青岭不是镀金,而是炼金。”他在动员会上说,“只有真正沉下心、扑下身,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

一位名叫陈曦的年轻女干部初到村里时,显得有些不适应。她原本是省城机关的笔杆子,习惯了办公室里的节奏,面对农村的实际问题常常手足无措。但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融入村民生活,学会了如何与老百姓打交道。

一次,她在走访中发现村里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许多老人因行动不便,常年不去医院体检。她主动联系县卫健局,协调派出一支流动医疗服务队,定期进村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和用药指导。

这件事被村支书写成典型案例上报后,受到省委高度重视。不久后,全省启动“健康乡村行”工程,推广青岭经验,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挂职期满那天,陈曦站在朱武故居前,久久不愿离去。她轻轻抚摸着石碑上的那句“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实在,做官要为民”,低声说道:“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

回到省城后,她主动申请调往基层卫生系统工作,希望能继续为更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青岭村的“朱武精神研究院”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全国范围内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院开始承担起更多国家级课题任务。

2072年,研究院联合国内多所高校,推出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集》,收录了全国百余个优秀党建实践项目,成为各级党委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本名为《信仰的力量》的书籍也在这一年出版发行,全面梳理了朱武同志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影响。该书一经推出,便登上各大畅销榜单,成为党员干部必读书目之一。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朱武精神,村里还推出了一档名为《青岭讲堂》的网络直播节目,邀请专家学者、老党员、青年志愿者轮流登台,讲述朱武故事,分享基层工作经验。

节目上线后反响热烈,每期观看人数均超过百万。有观众留言说:“原来以为‘为人民服务’只是口号,没想到它真的可以变成现实。”

2073年夏,一场关于“朱武精神是否适用于企业治理”的讨论在商界悄然兴起。一些企业家认为,朱武所倡导的诚信、责任、奉献理念,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而另一些人则质疑,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这种精神是否过于理想化。

面对争议,青岭村没有急于回应,而是选择用事实说话。村里一家由党员带头创办的合作社,始终坚持“公平分配、共同致富”的原则,不仅带动全村脱贫致富,还吸引了周边多个村庄前来取经。

合作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不是靠赚钱赢得尊重,而是靠良心和担当。这正是朱主席教给我们的道理。”

这一做法很快引起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不少企业也开始借鉴青岭经验,尝试将朱武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2074年秋,青岭村再次迎来建村百年后的又一重要节点??“朱武精神全球传播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由省委宣传部牵头,旨在通过国际交流、学术合作、文化输出等方式,推动朱武精神走向世界。

首批合作对象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青岭村被列为“全球基层治理示范点”,定期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察团,分享中国基层治理经验。

一位联合国官员在参观后感慨道:“在中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我看到了人类社会最朴素、最真实的治理智慧。这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整片天空。站在展馆门前,望着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年轻的讲解员小张不禁想起自己初来时的情景。那时他还只是个大学生志愿者,如今已是这里的骨干讲解员之一。

他望向远处那棵老槐树,心中默念:朱主席,您看,我们都记得您说的话,也一直走在您指明的路上。

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仿佛回应着他的心声。

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是否真正走进了人民的心里。

朱武做到了。

而这份精神,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