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北市委书记没有等来省委领导对李威的处分,反而接到了中央督察组已经出发前往凌北市的消息,顿时吓得脸色惨白,连忙带着秘书往回赶。
“领导,这什么情况?不是要查省农业厅吗?怎么去我那了?”
上了车,他立刻打给省委副书记高参,想从高参那打听一些内部信息,至少心里能有点底。
相比省委书记刘岩康的严厉,高参和下面的市委书记之间关系更为亲密。
“那不应该问你自己吗?”
高参冷哼一声,“凌北市有什么问题,你这个市。。。。。。
2085年春,青岭村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朱武精神与青年领导力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由“朱武精神研究院”与联合国青年发展署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青年领袖、基层治理专家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会议旨在探讨青年如何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以青岭经验为蓝本,构建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层治理新范式。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名资深官员亲临现场并发表主旨演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更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青岭村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村庄可以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基层治理的窗口,而青年则是这扇窗中最明亮的一束光。”
会上,研究院发布了《朱武精神与青年领导力白皮书》,系统梳理了过去十年间青年在青岭村治理中的角色演变与能力成长路径。白皮书指出,青岭村通过建立“青年议事会”“青年志愿团”“青年治理导师制”等机制,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青年参与治理体系,使年轻人在实践中锤炼责任意识、提升治理能力、传承奉献精神。
一位来自东南亚某国的青年政治家在发言中感慨道:“我们国家也在推动青年参与乡村建设,但往往停留在口号层面。而在青岭,我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和文化支撑。这不是‘被动员’,而是‘自驱动’。”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深入走访了青岭村的多个治理点位,包括“党员先锋岗”服务站、“AI民情助理”指挥中心、以及刚刚投入使用的“青年治理创新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向来宾展示了他们开发的“乡村智慧网格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口流动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
“我们不是在模仿别人的经验,而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一名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说道,“朱武精神教会我们,真正的治理,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文件出发。”
2085年夏,随着“朱武精神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岭村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初心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精神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此,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朱武精神传播联盟”,联合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平台,共同打造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传播网络。
联盟成立后,首个重点项目便是启动“朱武精神百校行”活动,组织专家学者、青年志愿者走进全国百所高校,开展巡回讲座、互动研讨、纪录片展映等活动。活动首站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学生表示深受触动。
“以前总觉得基层治理离我们很遥远,但现在我发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名大二学生说,“朱武精神让我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服务人民的意识。”
与此同时,青岭村还与多家主流媒体合作,推出大型纪实栏目《信仰的接力者》,聚焦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历程。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收视率连续多周位居同类节目榜首。
2086年秋,青岭村迎来了“朱武精神研究院”设立的又一重要成果??“朱武精神国际奖学金计划”。该计划面向全球高校开放,旨在资助那些致力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来华研修,深入了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
首批奖学金获得者来自非洲、南美、中东等多个地区,他们在青岭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与实践。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年轻学者在结业仪式上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倾听群众的声音,如何用行动去改变现实。这不仅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青岭村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协议,在村里设立“全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国际论坛、发布研究报告、培训治理人才。这一举措标志着青岭经验正式进入全球治理话语体系,成为中国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87年冬,青岭村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朱武故居纪念馆”入选“世界记忆工程”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一个普通中国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纳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充分肯定了朱武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授牌仪式当天,纪念馆前广场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专家、青年代表、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将“世界记忆工程”证书交到村支书手中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朱武先生或许不是一个名字响彻世界的伟人,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种永恒的价值。”联合国代表在致辞中说道,“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是否真正改变了他人的生活。”
仪式结束后,讲解员小张带领一支国际研学团队参观展馆。在一幅泛黄的老照片前,他停下脚步,讲述着朱武当年带领村民修路筑桥的故事。队伍中一位年轻的法国学者听后激动地说:“这样的故事,应该被更多人知道。它不仅是你们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夜幕降临,星光洒满青岭。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几位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轻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与感悟。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朱主席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其中一人低声说道,“‘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是啊。”另一人接过话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句话一直流传下去。”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们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