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是表妹(快穿) > 475第 475 章(第2页)

475第 475 章(第2页)

“我不知道。”她低声道,“但我相信,有些声音,注定不属于寂静。”

接下来几天,么会开始帮她整理旧磁带,分类归档。她发现,这些年来,苏老家底几乎全贴给了广播站:修设备、买电池、替听友代购药品、为孤寡老人读信……她活得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一片无人回应的黑暗。

“你为什么这么坚持?”么会终于问出口。

苏晚笑了,手指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她年少时与父母的合影,背景是镇口那棵老槐树。

“因为我爸说过,语言是灵魂的桥梁。哪怕桥塌了,桥墩还在,总有人会重新搭起来。”

她顿了顿:“而且……我怕一旦停了,我就真的成了瞎子。”

么会懂了。

对苏晚而言,广播不仅是工作,更是存在的证明。每一次发声,都是对自己说:“我还在这里。”

然而,小镇的麻木远比想象更深。

么会尝试联系外界,却发现所有通信手段均失效。她爬上山顶查看基站残骸,发现并非自然损毁,而是被人刻意拆除核心模块??有人不想让这里与外界联通。

更诡异的是,每当她试图重启广播信号,镇上就会发生异样:停电、断水、狗群狂吠、孩童噩梦惊醒。有居民偷偷警告她:“别碰那台机器,它招邪。”

么会不信鬼神,但她察觉到一股压抑已久的集体恐惧??他们不是不愿连接,而是害怕连接带来的改变。过去十年,年轻人都走了,留下的多是老人与病患。他们习惯了封闭,习惯了沉默,甚至习惯了绝望。一旦恢复通讯,就意味着要面对外面世界的冲击、政策的干预、生活的重组……而他们早已无力应对。

这才是真正的危机:不是技术故障,而是心理冻结。

她决定换一种方式。

当晚,她在广播站架起一台小型扩音器,连接录音机,将苏晚过去的节目剪辑成一段三十分钟的合集,内容全是镇民的真实故事??老人回忆亡妻、母亲讲述早夭的孩子、退伍老兵追忆战友……每一个声音,都曾在深夜被录下,又被尘封。

午夜十二点,她启动播放。

声音顺着电线传入每户人家的喇叭,穿透风雪,回荡在空旷的街道。

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在床上猛然坐起,泪水滑落??那是她十年前寄给亡夫的语音,她以为早已丢失。

一个少年蜷缩在被窝里,听着自己五岁时哭着说“爸爸不要走”的录音,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有人曾认真听过他的悲伤。

整个小镇,在那一夜醒了过来。

第二天清晨,陆续有人敲响广播站的门。

“我能……再录一段吗?”

“我想给我女儿留言,虽然她十几年没回来了……”

“昨晚我听见我妈的声音了,她说她不怪我当年没赶上见她最后一面……谢谢你们,让我还能道歉。”

么会没有解释技术原理,也没有宣扬理念。她只是打开录音键,让每个人说出想说的话。

苏晚坐在一旁,听着陌生人一个个走进来,声音颤抖却又坚定地对着麦克风开口,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发热。

“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需要说话的人。”

第三天,么会组织了一场“声音集市”??居民可用一段录音换取物资:一袋米、一瓶药、一副手套。有人录下童谣,有人唱山歌,有人讲笑话,更多人只是简单地说:“我还活着。”

青鸾花藤蔓已爬满整面墙,叶片在低温中泛出淡淡金光。每当有人真诚表达,花瓣便轻轻震颤,释放出细微的光点,如同萤火飘散。

第七天,奇迹发生了。

广播机突然接收到一段模糊信号??断续的音乐,夹杂着普通话播报:“……气象预警……强冷空气南下……请注意……”

苏晚猛地扑向机器,双手剧烈颤抖。

“有信号!真的有信号!”

么会冲上前调整频率,终于捕捉到一段完整信息:国家应急通信车队正在附近山区作业,因地形复杂,信号偶有穿透。

机会只有一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