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27章 砍甘蔗(第3页)

第27章 砍甘蔗(第3页)

往日地里收成好,要不就是感谢老天爷,要不就是拜谢远在天边的皇帝老爷,头次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照料庄稼照料的好。

一群庄稼人往嘴里扒着干饭,吃着大馒头,心窝子被孟晚一句话熨得平平展展,只觉得人也不累了,浑身充满了干劲儿,马上就能再砍上三亩地甘蔗。

童老大自是不知道村民们的心理变化,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意味不明的说:“以前都知道糖贵,江南土地肥沃,不管是种水稻、养桑蚕织布、种茶树采茶,栽种甘蔗产糖等,都是得天独厚。谁承想原来咱们赫山的山沟沟里也能丰产甘蔗呢?”

孟晚面上笑着,心里骂着,你没想到是你蠢,跑过来和我说个屁,给你点脸真把自己当我的东家了?

他眼珠子一转,突然附和着说了一句,“想赚钱就要胆大,没有第一个勇于开拓前路的人,敢于抓住潜藏于风险中的宝藏,后人就只能喝些剩汤。”

他陪宋亭舟来赫山县,为的可不是赚钱。肥皂他也会做,写书他也在行。钱他够用就好,多了又花不完。

宋亭舟要走仕途,若是不想困顿岭南之地,功绩尤为重要。虽然林师兄对他们不错,但也不可能光靠旁人提携。

为官者起码要有爱民之心,宋亭舟比他仁善的多,也有心为百姓做实事。

而孟晚来这个世道一趟,以前便罢了,想好好活下来都费劲,挣钱保命便是他心之所愿。

后来生活安定下来,经历过严昶笙的事之后,他内心对于这个时代的残酷与愚昧又有了一个更新的见识。

便总想着为这个世间的人做些什么,留下些属于自己的痕迹。

一边赚钱一边给难民救济,可不是长久之计,岭南这个大窟窿就是榨干他也填不完。他能做的只是给这些人一个出路,一个希望,让弱势群体的地位潜默化的逐渐提升。

思量种种,所以他所作之事,必要与官府民生挂钩。

租下童家的地是削弱乡绅在农户中的形象,也是给他们打个样。岭南的土地肥沃,日照也好,比江南等地更适合栽种甘蔗。他们有了种甘蔗的经验,往后自家也可以栽种甘蔗卖钱。

“孟夫郎不愧是从盛京来的官家人,见地就是我们这些小地方比不了的。我听说之前有位甘老,不知他老人家还在不在村里?”童老大眼睛扫向四周茂密的甘蔗地,眼中是惊骇和贪婪。

这么多的甘蔗,能榨出多少糖出来,这可是暴利啊!

而且这么多的地可都是他家的!

孟晚笑呵呵的说:“甘老啊,他老人家事务繁忙,早就回江南了。”老东西,手伸的还挺长,只怕自己种甘蔗的地早就传到对方耳朵里了,毕竟芦云镇是童家的主场。

童老大面上流露出一丝失望,他不抱希望的试探道:“还是孟夫郎人脉甚广,连这样的人物也能请来,只是不知道甘老的老家是哪里的?”

孟晚大大咧咧的说:“当然是扬州啊,哪里的人热情又诚实。我是买甘蔗种苗的时候认识的甘老,他老人家种了一辈子甘蔗,见我在他家买了这么多的种苗,生怕我栽种不好,非要同我一起来赫山亲自指导。热情难却,我只好同意了。”

这话童老大是不怎么信的,可想起给他传话的村民说的内容,似乎又和孟晚的话能对的上。

他心里左右摇摆,看着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甘蔗又无比眼馋,最后和孟晚又扯东扯西的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来,最后又匆匆忙忙的离开。

他走后村民们难免忐忑,有人放下饭碗过来问孟晚,“孟夫郎,那……那你明年还雇我们种甘蔗吗?”

孟晚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童家的地明年还给我租,我就依旧以今年的价钱雇佣各位,大家只管放心。”

不管村民们怎么想,孟晚是累的不行,说完就带着碧云黄叶回去了。

童顺早上带了几个馒头走了,中午也没回来。

碧云张罗着做饭,黄叶则烧了一大锅水,孟晚洗了澡重新换了身衣裳,下午他是砍不动了,明天能爬的起来再说。

三人吃完午饭,孟晚在屋里小憩了一会儿,醒来浑身酸软,动也不想动一下

sad4。。sad4。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