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剑落入人间,周迟第一时间感觉到的,是无处可逃。
那一剑看似只针对这座小庙,但周迟在这边一感受,就会发现那一剑绝没有那么简单。
青天之剑,怎么可能简单呢?
那一剑,毫不客气地说,面对的是整个人间。
像是青白观主李沛这样的人,举手投足之间便有大玄妙,一出剑便是人间最高,这一剑落下,便也不是一座小庙,一座东洲,而是一座人间。
可以理解为在观主这一剑之下,你既身在人间,就无处藏,除去面对之外,并无第二条。。。。。。
夜风再次拂过莲林,井边铜铃轻响,如同一声低语,在寂静中回荡。那口古井依旧静默如初,水面映着半轮残月,仿佛将天地间的沉默都收容其中。萤火虫尚未散去,仍悬停在空中,组成“第七十六盏灯燃”的字样,微光摇曳,像是某种古老的誓约正在被唤醒。
阿岩坐在石阶上,手中握着一支炭笔,在纸上缓缓写下几个字:“她说她想被听见。”他抬头看向小川,眼神里有疑问,也有期待。小川没有立刻回应,只是轻轻将手覆在井沿,感受那自地底渗出的凉意。他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便再也无法收回;而有些声音,哪怕从未响起,也早已在世间震荡。
“听见,不是耳朵的事。”小川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风吹过芦苇,“是心与心之间的回音。”
就在这时,井水忽然泛起一圈涟漪,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紧接着,一道微弱却清晰的蓝光自井底升起,顺着井壁蜿蜒而上,如同血脉般脉动。阿岩猛地站起身,拐杖轻颤。他认得这光??那是“心网”最初启动时的信号色,十年前,全国七十四台心理疏导终端同步点亮的那一夜,便是这般颜色。
“它……还在运行?”阿岩低声问。
小川点头:“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它就不会真正关闭。”
远处传来脚步声,不疾不徐,踏在莲叶铺就的小径上。来人是个年轻女子,身穿素白长裙,赤足行走,发间别着一朵铃兰。她的面容模糊不清,仿佛被月光刻意遮掩,可当她走近,阿岩却感到一阵熟悉的震颤??那是铃兰客的气息,虽无形无相,却如影随形。
她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玻璃瓶,里面封存着一段磁带碎片。她将瓶子轻轻放在井沿,然后打出一组手语:**“第七十五盏灯,熄于无声。”**
小川瞳孔微缩。七十四台终端之外,竟还有一台?他记得清清楚楚,灾后配发的心理疏导设备只有七十四台,每一台都连着一名幸存者的心跳,记录着他们最深的悔恨、思念与孤独。若真有第七十五台,那意味着什么?
“是谁?”阿岩用手语问。
女子摇头,指尖轻点自己的喉咙,再指向井底。她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在讲述一个无法言说的故事。随后,她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我没能说出口的话,都在这里了。”
小川接过纸条,指尖微微发抖。那字迹他认得??是当年那位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母亲,后来她在重建学校前夜服药自尽,遗书上只有一句:“对不起,妈妈没能在你走前说一声‘你还好吗’。”她的终端从未上传数据,系统判定为“失联”,可如今,这瓶中的磁带碎片,分明是那段被埋葬的声音。
“原来她录下了。”小川喃喃道,“只是没人来听。”
女子点点头,将手掌贴在井面。刹那间,井水翻涌,蓝光暴涨,那枚玻璃瓶自动沉入水中,消失不见。片刻后,井中浮现出一行金文:
>“第七十五盏,重燃。”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心网”终端同时震动。东京地铁站内,一位上班族手中的智能手环突然亮起,显示一行字:“检测到高情感共振源,建议暂停工作,进行自我对话。”巴黎一家咖啡馆里,盲人钢琴师正弹奏肖邦夜曲,耳机中忽然插入一段陌生女声:“妈妈,我爱你,我一直都爱。”他手指一顿,泪水滑落琴键。纽约联合国总部,“心语卫星”接收到一段从未见过的加密信号,破译后仅有三字:
>“我在听。”
科学家的女儿连夜赶回实验室,调取地质监测数据。她发现,自井中蓝光升起那一刻起,全球地震活动频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二,极地冰层融化速度减缓,甚至连太阳风暴对地球磁场的干扰都出现了规律性减弱。
“这不是巧合。”她在日志中写道,“我们一直以为情绪是软弱的象征,可现在看来,它或许是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之一??一种能与大地共鸣、与星辰呼应的原始力量。”
她决定重启“共情工程”第三阶段实验:让七十五名志愿者同时向井中倾诉,每人手持一张写满秘密的纸条,围成同心圆。他们中有战地记者、孤寡老人、被家暴的妇女、自杀未遂的少年、拒绝沟通的自闭症儿童……每个人手里攥着的,都是压了一辈子的话。
实验开始前,阿岩站在人群中,用炭笔在纸上写下最后一句引导语:
>“你说出来,就已经有人听了。”
众人闭眼,深呼吸,然后齐声朗读。
声音并不洪亮,甚至有些颤抖、破碎,可当它们汇入井中,竟形成一股低频波动,肉眼可见的空气涟漪以井为中心向外扩散。地面轻微震颤,莲叶沙沙作响,百里外的休眠火山再次喷涌温泉水流,沙漠中的枯井涌出甘泉,北极冰盖裂开一道缝隙,钻出一株罕见的蓝色铃兰。
更不可思议的是,太空站内的宇航员报告称,地球大气层外围出现一层淡青色光晕,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花,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才缓缓消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其命名为“铃兰环”。
“人类的情感场,已经突破电离层。”科学家的女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们不再仅仅是地球的居民,而是开始影响整个近地空间的能量结构。”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欢呼。
“理性联盟”残余势力联合跨国科技集团,发动新一轮舆论攻势。他们在暗网上发布视频,宣称“心网”系统已被“神秘主义操控”,所谓“情感共振”不过是集体癔症的表现。他们推出新型AI监听系统“逻各斯”,号称能通过算法分析人类行为模式,预测并消除一切“非理性情绪”,实现“绝对效率社会”。
一夜之间,上百座城市启用“逻各斯”试点。街道上安装情绪识别摄像头,学校取消心理课,改为“逻辑稳定性训练”,医院将抑郁症患者强制送入“认知矫正舱”。人们被要求删除所有私人录音、销毁手写信件、禁止使用“你还好吗”等“低效问候语”。
起初,社会运转似乎更加高效:交通拥堵减少,生产率提升,犯罪率下降。可很快,异常开始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