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不懂什么叫“思乡”,
>因为他们从未离开。
>可他们读得那么认真,
>好像月亮真的照进了这间屋子,
>照亮了每一张渴望的脸。
>
>我突然明白,
>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技术,
>是一种可能性??
>原来山外的世界,
>可以这样走进来。
三天后,工程队抵达。他们是省交通厅派出的勘察组,带着无人机和地质雷达,开始勘测未来公路的走向。村民们自发组成搬运队,将水泥、钢筋一根根背上山。
林小满参与设计会议,坚持在规划图中标注“教育优先通道”??一条专供学生通行的安全步道,配备夜间照明与紧急呼叫桩。
“这不该是奢侈品。”她说,“这是基本权利。”
临行前夜,全村举办篝火晚会。人们围坐一圈,唱古老的山歌,跳粗犷的舞步。赵春梅代表年轻人发言:“以前我觉得回来是认命,现在我知道,是回家建设。”
林小满也被拉进人群。她不会跳舞,只能笨拙地跟着节奏摆手,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阿朵跑过来,塞给她一幅画??画的是她站在讲台上,身后写着四个大字:“萤火行动”。
“送给你。”小女孩说。
“谢谢。”她紧紧抱住她,“这是我收到过最美的礼物。”
第二天清晨,车队准备出发。村民们列队相送,手中拿着自家做的糍粑、腊肠、绣鞋垫。石阿公拄着拐杖走到林小满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你们走的那天,我们会放鞭炮。”他说,“不是送别,是庆祝??
庆祝光终于照进了最黑的角落。”
车轮再次滚动。驶出村口那一刻,身后果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久久不息。
林小满回头望去,只见那棵老核桃树下,阿朵正高高举着她的画,迎着朝阳奔跑。
手机震动。新消息来自贵州毕节:
【“小满亭”驿站今日正式启用。首批接待流浪务工人员十二人,提供食宿、法律咨询与就业对接服务。墙上挂满感谢信,其中一封写道:“原来这世上真有人愿为陌生人点灯。”】
她回复:
【灯已亮,路尚远。继续前行。】
途中,又接到总部通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意将“萤火计划”纳入全球偏远地区数字包容示范项目,邀请她出席纽约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她笑了笑,回了一句:
【请告诉他们,我正在中国西南的某座山上,陪一个孩子画未来的桥。等我忙完这件小事,再去改变世界。】
傍晚,车队停靠在一处高原湖畔。夕阳熔金,湖水如镜,倒映着雪山与流云。大家搭起帐篷,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泡面。
林小满坐在湖边石头上,翻开笔记本,继续写:
>**第1129天**
>有人问我:
>“你不怕累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