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87我的年代 > 第704章(第3页)

第704章(第3页)

下午三点,奇迹发生??雨势骤停,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洒落大地。

紧接着,远处传来直升机轰鸣声。空军某部派出救援编队,空投首批物资箱。降落伞划破长空,像一朵朵白色的希望之花徐徐飘落。

村民们激动欢呼,不少人跪地叩首。林小满却第一时间冲向落地点,指挥有序分发。每一箱物资上都贴着标签:“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捐赠”“成都志愿者联盟支援”“深圳某企业员工众筹”。

她抚摸着箱子上的字迹,泪水终于落下。

当晚,电力恢复,网络重连。她在朋友圈发出一条动态,仅附一张照片:泥泞中,孩子们围着空投箱,小心翼翼打开一本崭新的《十万个为什么》。

配文写道:

>山崩地裂之时,

>是人性的光,护住了知识的火种。

>谢谢每一个不曾放弃的你。

>渡舟屋,仍在航行。

一夜休整后,重建重启。村民自发组成巡逻队,日夜监测山体变化;施工队调整方案,在房屋四周增设排水沟与挡土墙;支教老师们则利用停电间隙开展“黑暗课堂”??蒙眼讲故事、听声辨物、用手触摸认识植物叶片……

一场灾难,竟意外催生出全新的教学模式。

第七天清晨,林小满站在“渡舟屋”门前,看着朝阳染红天际。她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段:

>这七天,我们经历了审批通过的喜悦、暴雨突袭的惊惶、断联失联的无助、生死一线的挣扎,也有绝境逢生的狂喜。

>

>可当我看见孩子们在泥水中仍坚持翻开课本,看见老师们在停电时打着电筒讲课,看见村民们哪怕家园受损也要先抢修教室……我才真正懂得:

>

>教育的本质,不是规避风雨,而是教会人在风雨中站立。

>

>下一站,黔东南。

>那里的鼓楼会唱歌,而我要让全世界听见它的旋律。

>

>不为悲情,不为怜悯,只为告诉世界??

>中国的乡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尊严。

合上本子,她深吸一口雨后清冽的空气,转身走进教室。黑板上,不知谁用粉笔画了一艘船,船上站着许多小人,正朝太阳升起的方向划桨。下方写着歪歪扭扭的一行字:

“我们的渡舟,永不沉没。”

她笑了,拿起彩色粉笔,在船尾添上一颗星星。

然后,拨通小周电话:“准备出发吧。黔东南,我们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