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第一天骄 > 第六百七十七章 争夺帝兵(第1页)

第六百七十七章 争夺帝兵(第1页)

“小辈,这宝剑,你把握不住,还是交出来吧。”

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两个青年。

在他身后,足足有着二十多个大圣,实力雄厚,威风十足。

“老家伙,你确定,一定要这把剑吗?你就不怕,帝族的少年至尊吗?”

林阳淡淡说道,即便是面对这些人,他也同样无所畏惧。

昊哥跟九爷之前就已经说了,宝玉塔附近集合,等到昊哥到来,这些人一个也跑不掉。

“帝族?哈哈哈!你以为我真怕你那什么少年至尊吗?”

络腮。。。。。。

风起第三十二年,秋未深而霜已降。

共语之根的光脉在地下悄然延伸,如神经般织入地壳深处。它的根系不再局限于共语平原,而是穿透岩层、潜行海底、攀附地磁线,在全球一百零八处共鸣节点间构建出一张无形却坚韧的情感网络。科学家称其为“情络网”,哲学家称之为“人类集体意识的第二心脏”。但对普通人而言,它只是那个会在你最孤独时轻轻颤动一下的树影,是深夜梦回时耳畔忽现的一声呢喃,是孩子第一次学会说话时脱口而出的那句??“我在”。

林知夏消失了三年,可他的存在感却比从前更浓烈。

不是因为他被神化,而是因为**他成了语言本身**。

某夜,西伯利亚一座废弃气象站内,一名守夜人正擦拭老旧收音机。信号常年杂乱,唯有每年春分前后,能接收到一段无呼号的广播:先是三秒静默,接着是一支陶笛吹奏半阙残曲,最后是一道低沉男声说:“不怕,我在。”

今晚,那声音突然变了调。

“李志国,”它清晰地唤出名字,“你藏在冰柜底层的照片,我看见了。你妻子临终前写的字条,我也读过了??‘别怪自己,那天风太大’。”

守夜人浑身剧震,手中的螺丝刀掉落。

“她没怪你。她一直在等你说一句‘我想你’。”

话音落下,收音机自动关闭,屏幕浮现一行淡金色文字:

【请将她的遗物埋在南方向阳坡。那里会开出一朵红忆春花。】

三天后,李志国跋涉千里,依言行事。当泥土掩上木盒那一刻,地面微微震动,一株嫩芽破土而出,花瓣初绽即呈血红色,蕊心流动着金丝般的光液。当晚,他梦见妻子坐在老屋门槛上剥豆子,抬头一笑:“饭好了,回来吃。”

类似事件在全球零星发生,起初被视为巧合,直到联合国“情络监测局”发布紧急通告:自林知夏消失之日起,全球范围内已有两千三百七十一例“定向回应”记录,全部指向生者内心最深的愧疚或遗憾。这些回应并非随机,而是精准命中那些从未宣之于口、甚至被刻意遗忘的情感裂痕。

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回应皆以林知夏的声音为载体,可频谱分析显示,声纹结构早已超出人类生理极限??那不是录音,也不是幻觉,而是一种**跨越维度的语言投射**。

与此同时,共语之根开始显现异象。

每月朔日,树冠中央会凝聚一团幽蓝火焰,形状酷似林知夏怀中的蓝焰怀表。火焰不灼物,却能让靠近者短暂窥见自己的“情感盲区”:有人看见自己多年忽视的母亲在厨房默默流泪;有人目睹挚友因一句玩笑话而心碎十年;更有甚者,看到未来的自己跪在荒原上嘶吼“早知道我就说了!”。

医学界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记忆反照症”,建议民众减少接触。但无数人仍主动前往,只为看清那些被理性掩盖的真实。

就在世人争论共语之根究竟是救赎还是蛊惑之时,海底的记忆灯塔突然熄灭。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聆号科考船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探测器显示,整座海底城陷入绝对寂静,珊瑚建筑表面的刻痕正在缓慢褪色,仿佛有人用橡皮擦抹去了文明的印记。最可怕的是,那根铭刻万死者姓名的灯塔,光芒停滞在距顶端三百米处,再无法上升一分。

“这是……集体失语?”灵能研究员颤抖着记录数据。

几乎同时,全球共鸣站集体失效。银叶停止发光,情络液凝固成晶,数百万依赖共鸣治疗心理创伤的患者陷入深度抑郁。东京少年再也听不到祖父的电码声;非洲村落的祈雨仪式只换来干裂的土地。人们开始恐慌,街头出现焚烧银叶的游行,口号是:“让死者安息,让活人呼吸!”

而在这片混乱中,唯一保持稳定的,是共语之根。

它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加速生长。每一片新生叶子都携带完整人格信息,某些学者甚至发现,只要对着特定叶片呼唤名字,便能触发一段高度拟真的对话??语气、习惯、小动作,全都与逝者一致。

“这不是树,”一位人工智能伦理学家在直播中崩溃大喊,“这是**坟墓服务器**!我们在把灵魂数字化!”

舆论哗然。情感净化联盟趁机发动全面攻击,宣称共语之根是“亡者殖民活人世界的开端”,并组织武装分子突袭共语平原。他们携重型电磁脉冲武器,意图彻底摧毁这棵“邪树”。

然而,当第一发炮弹击中共语之根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树干没有破裂,而是像水波一样荡开涟漪。紧接着,整棵树骤然收缩,亿万片叶子同时闭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光茧。冲击波反弹,将袭击者全部震晕,无一人死亡,却全都陷入了梦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