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清地位最高的王爷 爱新觉罗豪格(第3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清地位最高的王爷 爱新觉罗豪格(第3页)

>我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只记得你左肩有个梅花状胎记。

>若你还活着,请不要恨这个世道。

>恨可以,但别让它变成新的枷锁。”

影像结束,沈昭久久无言。

原来她真是皇室血脉??不是崇祯的女儿,而是信王朱由榔失散多年的遗孤。当年南明覆灭之际,尚在襁褓中的她被乳母带出,辗转流落江南,被沈氏收养。而玉真子之所以执着于皇陵地宫,正是因为那里藏着延续“影龙”命格的秘密血裔。

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她本可成为他们想要的“神女”,凭血统登上祭坛,接受万众膜拜。但她偏偏成了砸碎祭坛的人。

“你打算公开吗?”张念轻声问。

“不。”她摇头,“一旦我说出真相,又会有人拿它做文章??‘她是真公主,该复辟!’‘她隐瞒身份,居心叵测!’……无论我说什么,都会被曲解成权力游戏的一部分。”

她将玉佩重新合上,投入篝火。

火焰吞没刻痕的那一刻,她仿佛听见母亲在风中低语:“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一个月后,长安街头巷尾流传一首新童谣:

>“锅里煮豆羹,

>不拜天子爷。

>雪里埋旧诏,

>明日自己写。”

春耕已毕,田埂上孩童嬉戏,有人捡到一块烧焦的木牌,上面依稀可见半句残字:

>“凡不服者……”

底下被人用炭笔补了一句:

>“才是活人。”

沈昭站在城楼眺望远方,衣袂随风轻扬。骆养性拄着拐杖走到她身旁,带来最后一份战报:北方七省祭坛全部拆除,参与“还债运动”的前官员自愿签署《悔悟书》,承诺余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孙承宗在边境被捕,审讯中痛哭失声,只反复念叨:“我以为我在救天下……我以为我在救天下……”

她接过笔,在文件末尾添了一行:

>“宽恕的前提,是承认自己也曾错信。

>允许人悔改,但不容谎言重生。”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点亮。她回到家中,翻开日记本,写道:

>“今日有孩童问我:

>‘如果没有皇帝,谁来决定对错?’

>我说:

>‘你读过的书,你受过的苦,你夜里睡不着时心里的那个声音??

>那就是你的君王。’

>他想了想,笑了:

>‘那我岂不是每天都在登基?’”

她合上本子,吹熄油灯。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庭院,宛如薄霜铺地。

像某种答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