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 第757章 三人市虎老种拦路3更求月票推荐票(第1页)

第757章 三人市虎老种拦路3更求月票推荐票(第1页)

在宋高宗被宫女们帮忙披麻戴孝的时候,等候着的段常悄悄问陈宗善:

“枢相,你莫非有心事?”

两人已经结成了盟友,共同对抗蔡京,所以陈宗善跟段常也没隐瞒:

“太尉,你昨夜可曾听说了什么?。。。

三日整备,梁山军如铁流淬火,愈发凝实。粮草分装轻车,战马加料喂养,火油罐、强弩箭、铁蒺藜尽数清点入列;伤卒编入后营,由安道全亲领医队昼夜调治;妇孺老弱则安置于丹阳城西民寨,每户发米两斗、布一匹,以安民心。邱琰亲自巡营,不乘马,不张伞,徒步穿行于千帐之间。兵士见大王黑甲未卸,双目含霜,却在每一口锅前驻足尝汤,在每一床榻边俯身问疾,无不感泣。

第三夜,月隐星沉。邱琰召诸将入中军帐议事。烛火映照下,地图铺满长案:北起徐州,南至金陵,西抵鄂州,东临大海,密密麻麻标注着官军布防、粮道走向、山川险隘。李俊执杖指点:“金人若取汴京,必走开封?徐州一线。然此路河道纵横,不利于骑兵驰突。我水军可据泗水、沂水设伏,焚其浮桥,断其补给。”

童猛接道:“更妙在于,金军南下必恃速胜,粮草多随军携带。若我轻舟队沿运河北上,在宿迁一带截其漕船,则兀术十万大军不出十日必自乱。”

成贵冷笑:“他们若改走陆路呢?”

“那更好。”谢福拍案而起,“淮北平原看似坦途,实则遍布泥沼与古河道。我已命人连夜绘制‘陷马图’,只要诱敌深入,一把火,一场雨,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众人议论纷纷,唯有安道全沉默良久,忽道:“大王,有一事不得不言。”

“讲。”

“乔正临终前,曾托人交我一封血书,藏于鞋底。他说……是秦桧派人暗中联络他,许以高官厚禄,要他在关键时刻刺杀你。”

满帐骤静。

蔡福怒极反笑:“好个秦桧!一面送信示警,一面又策反我军将领?这等两面三刀之徒,简直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邱琰却神色不动,只问:“血书何在?”

“烧了。”安道全低声道,“乔正说,他宁死也不愿让此等污秽之物玷辱梁山。”

邱琰缓缓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无波澜。“乔正比谁都清楚,谁才是他的主子。”他站起身,走到帐外,仰望苍穹。北斗依旧悬空,斗柄微转,指向西北??那是汴京的方向,也是金军南下的路径。

次日黎明,号角破晓。

梁山军倾巢而出,旌旗蔽野,鼓声动地。邱琰骑乌骓居中,黑甲覆体,长枪横握,身后是两万精锐步骑,两侧则是李俊统领的千艘战船,如巨蟒蜿蜒于运河之上。百姓扶老携幼立于道旁,有人跪拜,有人痛哭,更有孩童拾起土块,默默投入将士行囊,说是“带些故土,好护你们平安归来”。

行至徐州境内,天降暴雨。

连绵七日不止,道路泥泞,河水暴涨。斥候飞报:完颜宗弼已破济南,屠城三日,血流漂杵;继而南下兖州,守将弃城而逃。金军铁蹄所过之处,村落成墟,妇孺为奴,汉人男子尽被驱作苦役,修筑浮桥、搬运辎重。民间传言,兀术立誓“踏平江南,娶赵氏公主为妾”,其所率“拐子马”三千,皆披重铠,马蹄包布,夜行无声,专袭城池薄弱之处。

邱琰下令全军暂驻邳州,依山扎营。

一日深夜,忽有哨卒急报:营外十里发现一支神秘队伍,约三百人,皆着黑衣,佩契丹弯刀,打着残破的辽字旗。

“辽人?”蔡福皱眉,“耶律余睹不是早降金了吗?怎会有辽军孤旅南下?”

邱琰沉吟片刻:“请他们首领单独入营。”

半个时辰后,一名虬髯大汉走入中军帐,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萧合达,原为辽国西京留守部将。天祚帝亡后,我率残部遁入阴山,忍辱负重十年,只为复国雪耻!今闻金人南侵,知其主力尽出,后方空虚,特率死士南下,欲联结中原义军,共击女真!”

邱琰打量此人:豹头环眼,筋骨如铁,左颊一道刀疤直贯至耳,显然历经百战。他缓缓问道:“你如何知我梁山可信?”

萧合达从怀中取出一卷黄绢,展开竟是一幅旧图??正是当年辽国与梁山泊暗通款曲的密约副本,上有宋江亲笔画押!

“梁山忠义,天下皆知。”萧合达慨然道,“即便朝廷负你,你也未曾投虏卖国。如此人物,岂能不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