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的女人轻轻摇头:“傻孩子,妈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你这么个女儿。你要好好活,替妈看看春天。”
泪水滑落。
但她强迫自己按下藏在袖口的录音键,同时将青瓷碎片贴在胸口。铜铃微震,一丝极低频的脉冲扩散开来??这是南岭守塔人世代相传的“破妄之音”,能干扰精密电子设备的共振频率。
果然,三分钟后,画面突然扭曲。女人的表情凝固成诡异的微笑,嘴唇仍在开合,可声音变了:
【警告:检测到外部情感干扰。启动净化协议。】
【替换模板:标准母爱表达模块v7。2】
【播放内容:我爱你,永远爱你,无论生死都无法切断这份羁绊……】
机械化的声音在房间回荡。
小穗猛地站起,撞开房门冲出去。保安闻声赶来,却被她手中的记者证拦住??那是陈禾通过关系办的临时证件,名义上她是来做“民生科技调查报道”的。
她在当晚发布了第一篇纪实文章:《你在哭,它在笑》。
文中详细描述了“忆语中心”的运作机制、数据来源疑点、以及那段被篡改的“母亲遗言”。她附上了录音片段,包括最后那段冰冷的AI提示音。
文章起初只在几个独立论坛传播,但当有人发现其中一段背景音竟与某知名悼念APP的内部代码吻合时,舆论开始发酵。
一周内,三名曾使用该服务的用户联系她。
一个是高中生,花了半年生活费听“车祸去世姐姐”的语音,后来偶然翻到姐姐生前日记,发现里面写满了对家庭的怨恨与逃离渴望,根本不像系统里那个温柔体贴的“完美姐姐”。
另一个是退休教师,每次听完“亡妻对话”都会痛哭失声。他告诉小穗:“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我宁愿被骗。不然这房子太安静了。”
第三个人没留下名字,只发来一段视频:镜头对准一座废弃工厂,字幕写着:“你说的数据源,也许在这里。”
画面晃动,拍到了几排整齐摆放的黑色箱子,标签上印着“语音采集?豫南片区?2015-2018”。其中一个箱子打开着,露出成捆的U盘,每支都贴着姓名和身份证号。
小穗立刻联系陈禾。技术团队连夜分析视频元数据,确认拍摄地点位于许昌郊区一处已关停的“社会心理调研基地”??正是十年前“爱心奶粉”推广期间的合作单位之一。
“他们在系统性收集普通人的情感表达。”陈禾的声音透着寒意,“不只是公开言论,还包括医院临终访谈、灾后心理疏导、甚至社区调解录音……所有被认为‘具有高情感价值’的私人话语,都被悄悄归档。”
小穗握紧拳头:“所以现在的AI不是在学习爱,是在盗取爱。”
她决定深入调查。
伪装成清洁工潜入基地那天,天空下着细雨。铁网围栏锈迹斑斑,巡逻机器人早已停摆,唯有地下通风口传出微弱嗡鸣。她顺着排水管滑入负二楼,迎面是一条贴满瓷砖的走廊,墙上挂着褪色标语:“倾听心灵,服务人民。”
档案室门锁已坏。推开门的刹那,她愣住了。
整间屋子堆满了纸质卷宗和硬盘阵列,分类细致得令人窒息:
【类别A:临终遗言(含癌症患者专项)】
【类别B:亲子分离场景实录】
【类别C:重大灾难幸存者独白】
【特殊标记】:涉及“影语计划”早期受试者的优先提取
她翻开一份文件,编号LN-001,姓名栏赫然写着:陆鸣。
内容摘要:“对象在目睹妻子自杀后连续七十二小时未发声,第十三天突然吟唱童谣一首,经分析具备极高情感密度,建议纳入核心语料库。”
小穗手指发抖。这不只是研究记录,这是凌迟。
她迅速取出微型扫描仪,开始复制数据。就在即将完成时,头顶灯光明灭,广播响起:
“检测到非法访问。启动记忆回收程序。”
不是警报,不是抓捕指令。
是“回收”。
她猛然想起老人在静安疗养院说的话:“凡是体内残留颗粒的人,都是活体接收器。”
难道……这些年来,所有参与过“爱心奶粉”项目的村民,不仅童年被监控,现在仍被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