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进来了?”
“红外探测显示体温反应,就在里面。”
“抓住她,夺回归藏。执笔者说了,不能让共感模式真正启动。”
周砚秋迅速吹灭头灯,将笔记塞入怀中,悄悄退至密室后方。那里有一道窄缝,勉强可通过一人。她侧身挤入,发现是一条天然裂缝,蜿蜒向下。身后枪声骤响,子弹击碎石桌,火星四溅。
她在黑暗中疾行,不知过了多久,前方豁然开朗??竟是一座地下湖,水面如镜,倒映着穹顶无数萤绿晶体,宛如星河倾泻。湖中央浮着一座小岛,岛上立着一尊青铜鼎,鼎腹刻满卦象,正是《归藏易》六十四卦排列。
她涉水而过,脚踩湖底细沙,每一步都激起微光涟漪。登上小岛时,玉笔突然脱手飞出,悬于鼎上旋转不休。鼎身缓缓开启,从中升起一枚玉符,形如半环,正面雕龙,背面刻凤,中央嵌一微型芯片,与唐槐根部所藏者材质相同。
她接过玉符,脑海中骤然涌入大量信息:原来《归藏》并非单纯记录历史,而是通过特定频率激发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真实记忆。历代守灯人之所以能“看见”被删改的史实,正是因为佩戴此类信物,与地脉共振,打通了时间的褶皱。
而“共感模式”的本质,是利用现代技术模拟这种共振效应。当足够多人同时回忆同一段真相,现实空间就会出现“记忆投影”??这不是幻觉,而是**历史本身在试图回归**。
就在此时,湖面泛起波澜。数十个黑影从裂缝入口跃下,全副武装,头戴黑色面罩,胸前佩戴银色徽章,图案是一支蘸墨之笔划过燃烧的书卷。为首者举起对讲机,冷冷道:
“周砚秋,交出归藏竹简和玉符。执笔者承诺,只要你配合销毁证据,可免一死。”
她站在鼎旁,怀抱竹简,手握玉符,望着这群来自“净史盟”的杀手,忽然笑了。
“你们以为历史是可以删除的文件?”她声音不大,却在洞穴中回荡,“它不是数据,是血脉。你们烧掉一本书,杀掉一个人,可只要还有人记得,它就活着。”
她高举玉符,面向青铜鼎,轻声道:“我以守灯人之名,启动归藏共鸣协议。”
刹那间,玉符爆发出刺目青光,直冲穹顶。整个地下湖剧烈震荡,晶体纷纷脱落,坠入水中化作流萤。鼎身六十四卦逐一亮起,形成螺旋光柱,穿透岩层,射向天际。
与此同时,全国十二处“气眼”同时异变:
-西安碑林,倒塌的石碑碎片自动拼合,显现出从未记载的《贞观政要》补遗;
-曲阜孔庙,大成殿梁上尘封千年的竹匣自行开启,飞出三百余片甲骨,空中排列成《春秋》原始版本;
-杭州文澜阁,藏书楼地板裂开,涌出墨色泉水,水中浮现南宋临安城真实布局图;
-扬州大明寺钟楼,古钟无风自鸣,钟声携带一段语音:“弘光元年,史可法死守扬州,殉难者八十万,非七十万。”
更令人震撼的是,“照幽冥”APP在全球范围内强制更新,所有用户手机自动弹出提示:
>【共感模式?紧急激活】
>当前已有412,753人同步回忆“1976年清明事件”。
>投影启动倒计时:12小时。
>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内容警告:涉及大规模群众悼念活动,请做好心理准备。
周砚秋从地下湖脱身时,已是正午。她伪装成游客混出黑龙潭,搭乘大巴返回市区。一路上,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低头看手机,有人流泪,有人愤怒,有人喃喃自语:“原来那时候……是真的。”
她在一家便利店买水时,听见两个年轻人对话:
“我爸以前说那天去天安门献花圈,结果被抓了半个月,回来一句话都不敢讲。”
“我妈也一样。她说那天广场上全是白花,警察拿棍子打人,还有人跳旗杆上撕标语……可课本里写的是‘秩序井然’。”
“现在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视频?”
“不知道……但我觉得,好像是有什么东西……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