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61章 还是那句话坚定守住(第2页)

第661章 还是那句话坚定守住(第2页)

第五夜,阿芮婆病倒了。

消息传来时,林浩然正在调试新到的防潮录音箱。他立刻赶往其家中。老人躺在床上,额头滚烫,呼吸急促。村医说是肺炎,需送往县城医院,但她坚决不肯离开。

“她说,”达莫哽咽着翻译,“如果她走了,《创世歌》的最后一部分,就再也出不来了。”

林浩然站在床边,看着这位瘦弱的老人,忽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一场文明的谢幕。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阿芮婆,我可以等。等你好了再说。”

老人缓缓睁眼,目光竟异常清明。她用尽力气说了句什么。

达莫俯身倾听,脸色骤变。

“她说……现在就开始吧。最后一段,关于‘遗忘与铭记’的篇章,必须在她闭眼前完成。”

祠堂重新点燃灯火。

林浩然架好三台录音设备,开启双备份模式,并连接太阳能电源以防断电。空气中弥漫着艾草与松脂的味道。阿芮婆由两个女儿搀扶着坐下,披上象征祭司身份的彩织披肩。

音乐未起,人声先至。

她唱得极慢,每一个音都像从骨头里挤出来。内容讲述世界末日之后,仅剩一人携带全部记忆流浪,最终将自己的声音封入一颗水晶,埋于雪山之巅,等待千年后的后人发掘。

>“他不说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知道,名字会腐烂。

>他只留下一句话:‘我曾记得一切,请你们不要忘记如何记住。’”

唱至中途,老人突然停顿,剧烈咳嗽起来。血丝沾上嘴角,她却不肯停下,挥手示意继续。

林浩然的眼泪无声滑落。他没有劝阻,只是把麦克风微微前移,确保每个音符都被忠实捕捉。

最后一句唱完,阿芮婆整个人瘫软下去。众人急忙将她抬回房间。医生注射了退烧针,说若明早还不见好转,必须强行送医。

那一夜,林浩然守在录音设备旁,反复检查文件完整性。七段录音全部成功保存,总时长约六十八分钟。他将其命名为《七夜》,并设定五十年内不得公开全文,唯有经村委会授权的学者方可申请聆听取片段。

第六天清晨,雨过天晴。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屋檐上,折射出七彩光芒。达莫带来一个消息:阿芮婆退烧了,醒了,第一句话是问“录完了没有”。

林浩然赶到床前,老人虚弱地笑了:“谢谢你,让我把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他握住她的手:“是您教会我,有些话,迟说不如早说,不说才是真正的死亡。”

当天下午,村里举行了一场小型仪式。孩子们围坐在火塘边,每人领到了一台原型版“声音种子盒”。林浩然亲手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阿芮婆的第一段吟唱。起初,孩子们只是好奇地摆弄机器,可当那神秘而庄严的旋律响起,他们渐渐安静下来,眼神变得专注。

有个小女孩仰头问:“这是奶奶的声音吗?”

达莫蹲下来说:“这是你曾祖母的灵魂。”

林浩然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久违的笃定。他终于明白了《大地之声》真正的使命??它不只是收集过去的声音,更是为未来埋下苏醒的引信。

离开怒夺村那天,全村人送至寨口。阿芮婆坐在藤椅上,由孙女推着,远远朝他挥手。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登车。

山路蜿蜒,回头望去,寨子已隐没在云雾之中。

但他知道,那些声音不会消失。

回到北京后,他立即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除了常规项目进度汇报外,他宣布启动一项全新计划??“语言方舟行动”:在未来三年内,系统性抢救中国境内使用人口少于五百人的濒危语言,优先覆盖少数民族及方言孤岛地区。

“这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综艺,”他在会上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古。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座无形的诺亚方舟,装载人类多样性最后的基因。”

赵明远提出技术难题:“很多地区无稳定电力和网络,现有设备难以长期运行。”

“那就造新的。”林浩然说,“我们要开发离线式、耐候性强、操作极简的采集终端,像老式收音机一样可靠。同时培训本地青年成为‘声音守护员’,给他们发补贴,让他们日常维护和上传数据。”

周阳补充:“还可以结合VR技术,将来做沉浸式展览。让人不仅能听见,还能‘走进’那个语言的世界。”

林浩然点头:“但记住,技术永远服务于人性。不要为了炫技,把真实变成表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