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归义非唐 > 第532章 汉船事件(第5页)

第532章 汉船事件(第5页)

“某早就想要丈田田亩,对乡民和蛮民登籍造册,以便清理县境内的恶徒。”

“如今张户曹挑了这个头,某便不请自来,日后张户曹派出佐吏丈量田亩,某必会派州兵听候调遣。”

刘烈闻言顿时看向赵炳忠,却见赵炳忠憨厚笑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憨厚的老农,而非治理一县之地的县令。

他有心拒绝,但想到此事不是自己主动开口,且眼下司户衙门确实遭遇阻碍,迟疑片刻后便选择了借势。

“若是如此,那便劳烦杨县尉了。”

“张户曹如此便太过折煞于某了,日后若是为了治理普宁百姓而遇到难事,但凭开口。”

杨县尉笑着回应,随后便见赵炳忠抚须笑道:“合该如此。”

“既然此时已经商讨定下,那便无需更改了,某等也该去正堂议事了。”

赵炳忠对刘烈作揖,刘烈则是恭敬回礼。

在他注视下,赵炳忠四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是他们走后,刘烈却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眼前的难题算是渡过了,有了赵炳忠等人的相助,自己在这普宁县当差却也不难了。

想到此处,刘烈心头不由泛起些许苦涩。

顺风顺水二十年的他,这些日子总算尝到了些许苦果,除了感叹权柄外,便只能感叹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哪怕自家阿耶肯定提前吩咐过,甚至瞒过了普宁县的许多官吏,但诸如赵炳忠这种流内官却还是瞒不住的。

赵炳忠即便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却也应该知道自己背景不一般,不然不会这么照顾自己。

刘烈松了口气,只觉得压力骤减,可心中却不免升起些许愧疚。

略微整理了心情,他便返回椅子前坐下,继续埋头理政来麻木自己。

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县尉杨端帮忙,户曹衙门每次出差都动辄二三十名着甲州兵随从,各乡蛮民不敢闹事,只能乖乖登籍造册,丈量田亩。

这些事情自然瞒不过赵英的耳目,这些耳目将普宁县发生的事情尽数记录在册,随后派快马送往了洛阳城。

在快马疾驰北上的同时,随着东海海军不断顺风北上,他们于四月二十八日抵达筑紫岛(九州岛)南部海域。

舰队没有选择在此停留,只因此时筑紫岛虽然有萨摩、大隅、日向等国司,可当地隼人(九州岛原住民)对日本态度并不好,时常发生暴动事件。

经过数日航行,最终舰队选择在尾张、伊势的海湾停泊,并由藤原广贞派出家仆前去告知两国国司准备瓜果蔬菜和淡水供舰队补充,同时通禀平安京。

“此地若是登陆,距离平安城有几日路程?”

“大约六日路程,约二百里左右。”

座船上,耿明眺望日本,头也不回的询问藤原广贞,藤原广贞则是向他解释起来。

此时海岸边已经出现了不少看热闹的日本百姓,他们大多都是庄园主的佃户或国司治下贫民。

不少胆子大的贫民甚至用简陋的渔船开始靠近大汉的舰队,前来兜售各种瓜果蔬菜。

原则上是不允许这么做的,但眼下日本的原则全在耿明的心念之间。

日本沿海的治安并不好,新罗寇及八幡海寇时常劫掠沿海城镇,日本各国司也曾临时征调防人(民兵)防备,但收效甚微。

对于日本来说如此难缠的对手,几日前却连东海舰队的边都没被摸到,就被击沉了数艘战船,丢下百余具尸体和数十名俘虏后仓皇逃遁。

“希望那六十五个海寇能让日本王看到某的诚意。”

耿明若有所指的说着,藤原广贞则是汗颜的不断点头。

在二人交谈时,尾张与伊势的海湾渐渐驶入一艘又一艘的商船和战船,几乎将整个海湾都遮蔽。

尾张、伊势、三河、志摩等国司及国内的庄园主被震动,纷纷前往海岸观望。

与此同时,乘骑快马往京都而去的藤原家仆也在昼夜不息的赶路下返回了平安京。

平安京本就是日本效仿大唐长安而修建城池,因此城内以朱雀大路将城池分为左右。

以棋盘里坊制修建起来的平安京,朱雀大路左边为贵族区,右边为平民区。

如源氏、藤原氏等高等贵族主要住在左京的主街,宅邸尽皆效仿大唐,以白墙青瓦,庭中仿唐制设“曲水流觞”而修成。

低阶的贵族则是住四条的街巷,屋舍窄小,院墙插竹以防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