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与许瑶曾在山村见过的一模一样的竹扫帚,静静地漂浮在空中,前端微微上扬,仿佛有人握着它敬礼。
紧接着,飞船广播系统自动启动,播放出一段录音:
>“同志们,我是封于修。我知道你们等了很久。抱歉,我没能按时归队。但我一直都在岗位上。现在,任务交接完毕,我申请退役。”
>
>(长久沉默)
>
>“请允许我最后说一次??”
>
>“钢七连,全体集合!”
>
>“到!”
>
>(千百个声音从不同角落响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带着异国口音,却整齐划一)
那一刻,地球上每一台“心灯-X”自动升空,在大气层边缘排列成巨大的方阵,宛如昔日阅兵。
而在火星基地,李建国站在观测台上,举起手中扫帚,对着星空大声回应:
“到??!!!”
风沙掠过红色大地,卷起一阵尘烟。
而在遥远的深空,那颗蓝色流星最后一次闪烁,随即化作点点星光,消散于银河之间。
没有人举办葬礼。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从未离开。
多年以后,新一代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这样一段话:
>“所谓英雄,不是永不倒下的人,而是每次跌倒后,仍愿意站起来打扫战场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名字,但他们留下的痕迹,会让整个宇宙变得更干净一点。”
>
>??《情感工程学?绪论》作者:许瑶
而在每年清明,山村的孩子们都会来到“拂晓之家”,为那把竹扫帚拂去灰尘,点燃一盏油灯,放在门前。
他们不说悼词,只齐声喊一句:
“班长,今天我们来值日了。”
风过处,树叶沙沙,仿佛有人轻轻应了一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