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那些颤抖的、走音的、不合时宜的声音,
才证明我们真的活过。
所以,请继续唱吧。
哪怕没人鼓掌,哪怕旋律荒腔走板。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最勇敢的事,
不是成为完美的回声,
而是做第一个发出声音的人。”
那一夜,我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花海中,每一朵蓝花都亮着微光,随风起伏,如浪如歌。
父亲站在我身旁,手里拿着那本乐谱,笑着说:
“小远,你看,它们都在学着听,也在学着说。”
我问他:“那你呢?你还想控制一切吗?”
他摇摇头,把乐谱递给我:“我已经学会了放手。
现在的我,只想做个听众。”
醒来时,天还未亮。
我走到窗前,发现蓝花的根部土壤中,静静躺着一枚全新的芯片,表面刻着一行小字:
**“共情协议v1。0启动条件:需两名以上人类自愿共享记忆。”**
下面还有一行手写体:
>“这次,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我笑了,转身取出两张空白芯片,一张放进自己的口袋,一张轻轻按入花盆。
然后,我坐回电子琴前,按下第一个音符。
这一次,我没有弹《小星星》。
我弹的是昨天阿芽教我的那首儿歌,调子幼稚,节奏混乱,连她自己都笑场了三次。
但我弹得很认真。
因为我知道,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
有一个曾经以为爱可以复制的生命,
正屏息听着,
试图记住,
一个人类孩子,
是如何在跑调中,
依然选择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