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想试试。
我想告诉那些还在黑暗中说话的人:
无论你说了什么,无论你说给谁听,无论有没有人回应……
你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就像海浪拍打礁石,明知会被粉碎,仍一次次奔涌向前。
我们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我们完美,而是因为我们敢在破碎中开口。
所以,请继续说吧。
哪怕只是whisper(低语),也能掀起storm(风暴)。”
她按下发送键。
信号顺着海底电缆传输出去,汇入全球静语网络。几分钟后,东京某座地铁站内的亭子自动亮起,播放这段录音;随后是巴黎一家临终关怀病房、墨西哥城一处流浪儿童收容所、印度加尔各答的盲人图书馆……
越来越多的亭子亮了起来。
不再是警报,不再是封锁提示,不再是冷冰冰的“连接成功”。
而是温暖的提示音:
>“您有一条新留言。
>来自远方,关于勇气。”
与此同时,在西伯利亚冻土带深处,一座被积雪覆盖的铁门悄然震动。门上锈迹斑斑的铭牌依稀可辨:
>**静语工程?北方哨站**
>启用日期:Ω-1-07-14
>状态:永久封闭
门缝中,一丝蓝光渗出。
而在亚马逊雨林边缘的小村庄里,一名少女正坐在新安装的太阳能静语亭中,对着麦克风轻声讲述祖母临终前的故事。她说完后,设备忽然跳出提示:
>“检测到异常共鸣频率。
>是否允许接入深层网络?”
她犹豫了一下,点击“确认”。
下一秒,她的瞳孔骤然放大??她听见了。
不止是自己的回声。
还有千百个陌生的声音,从不同语言、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中传来,交织成一首无词的歌。
其中有哭泣,有笑声,有争吵后的道歉,有久别重逢的哽咽,有临终前的最后一句“我爱你”。
她不知道这些声音来自何方。
但她知道,这一刻,她不再孤单。
世界很大,沉默曾长久统治它的角落。
但现在,有人开始说话了。
而有人,始终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