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捉妖 > 第745章 落井下石(第3页)

第745章 落井下石(第3页)

良久,他起身走入雨中,拾起一片湿透的纸页,上面写着一段从未见过的文字:

>“吾名沈兰,越州人氏,生于乱世,嫁于儒生。夫战死边关,遗书一封,仅八字:‘勿念我,好活。’

>我悲极而书,记下十年战火如何吞没村庄,如何令母亲卖儿求生,如何使孩童以人肉为粮。

>此书本名《哀民录》,愿世人知痛惜和平。

>可楚清河得之,删改增补,奉为‘圣典’,借吾血泪铸其权柄。

>今日自焚于书院地底,愿魂不散,待一朝真相大白。”

姜云双膝跪地,雨水混着泪水滑落。

“原来你才是最初的守夜人……”

次日清晨,陆沉苏醒。

他额头红线消失,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清澈如初。

“我做了个很长的梦。”他对姜云说,“梦见很多年前,有个小女孩蹲在河边洗衣服,旁边是她饿得奄奄一息的弟弟。她一边搓衣一边唱歌,歌里没有怨恨,只有期盼。她说:‘等明年花开,我就带你去看外面的世界。’”

“可第二天,官兵来了,说她哥哥看了禁书,全家都要问罪。她被拖走时还在喊:‘弟弟别怕,姐姐很快回来!’”

“但她再也没回去。弟弟饿死了,那条河干了,村子变成了废墟。”

“可你知道最痛的是什么吗?”

“那个女孩,就是沈兰。而她唱的歌……你母亲曾经教过你。”

姜云浑身僵硬。

他终于明白,为何母亲会在雪原中反复吟唱那首童谣??她不是在安抚他,是在回应另一个母亲跨越时空的哭泣。

“所以归墟害怕的,从来不是力量。”陆沉轻声说,“是记忆的传承。是母亲传给孩子的歌,是老人讲给孙辈的故事,是普通人之间一句‘我记得你受过的苦’。”

姜云站起身,走向门外。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再有终点。归墟会换皮囊,会改名字,会藏进每一个宣称“绝对正确”的话语里。但它永远无法真正胜利,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愿意讲述,愿意在黑暗中说一句:“不对,事情不是这样的。”

一个月后,岭南传来消息:书院地底确有一铁笼,内有枯骨,怀中紧抱半卷焦书,残存文字与《哀民录》吻合。考古修士从中提取出一丝灵识烙印,制成“忆玉”,可供后人直视那段被抹去的历史。

与此同时,全国兴起“口述之夜”活动。每逢月圆,百姓聚于广场,轮流讲述家族往事。有人哭,有人怒,也有人笑。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记录长辈的记忆,编成新的《万言录?续篇》。

而姜云,再次消失。

有人说他在西北重建了一座学堂,专收被当作“妖童”的孩子。

有人说他潜入东海漩涡,寻找那扇断裂的石门背后之物。

还有人说,每当某个地方有人勇敢说出真相,夜空中就会划过一道流星,像是某种回应。

多年以后,一位年轻守夜人巡查边境时,在一处废弃驿站发现一本破旧笔记,扉页写着:

>“我不相信完美的人间。

>我只相信imperfect的勇气??

>明知会失败,仍愿尝试;

>明知会被遗忘,仍选择铭记;

>明知黑暗无尽,仍点燃一盏灯。

>这便是我所谓道。”

>??姜云,某年雨夜

年轻人合上笔记,抬头望天。

乌云渐散,月光倾泻。

他轻轻说道:“前辈,今天的灯,亮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