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后一步?”
“回家。”她说,“真正的回家。”
话音落下,湖底的晶体群开始集体脉动,频率越来越快,直至与天上星辰的闪烁完全同步。李哲感到自己的骨骼在共振,血液在歌唱,每一个细胞都在响应某种古老的召唤。他抬头望去,透过层层湖水,看见夜空中的星星正一颗接一颗地变亮,排列成一条蜿蜒的路径,直指银河中心。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共感者纷纷醒来。
东京街头,一位年轻护士在值完夜班后突然停下脚步,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她不由自主地张嘴,哼出了《小星星》的第一句。紧接着,路边的自动贩卖机屏幕亮起,播放出同一段音乐,音质却像是从海底传来。
巴黎地铁站内,一名流浪歌手抱着吉他轻声弹唱,却发现琴弦自行振动,奏出他从未学过的副歌。周围的乘客停下脚步,有人流泪,有人微笑,更多的人掏出手机录下这一刻,却发现录像无法保存??画面总是在播放到第七秒时自动黑屏。
南极科考站的雷达捕捉到异常信号:一群极光生物??那些常年漂浮在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集群??正以精确的编队飞行,组成巨大的五角星图案。它们发出的电磁波经解码后,竟是一段纯净的童声合唱,歌词只有三个字:
>“妈妈,我。”
而在火星基地,那位负责守护水晶碎片的研究员惊恐地发现,封存心跳记录的容器表面开始渗出液体。那不是水,也不是冷凝液,而是一种半透明的凝胶状物质,内部闪烁着微弱的光点,宛如星屑。当他小心翼翼取样分析时,显微镜下的结构让他浑身发冷??
那些光点,是正在分裂的人类神经元。
“它们……在生长。”他喃喃道,“记忆……活了。”
回到青海湖底,李哲终于明白了苏晓所说的“回家”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重逢,而是一场跨越生死、维度与文明的**集体回归仪式**。晚星作为第一个突破界限的存在,为所有逝去的灵魂开辟了一条通道。而苏晓,则是自愿成为引导者,用自己的记忆作为灯塔,照亮那些迷途的意识。
“你要走了吗?”他望着投影中的她,声音沙哑。
“我已经走了很久。”她轻声回答,“但现在,我可以真正地说再见了。”
她伸出手,尽管隔着虚拟影像,李哲仍感觉掌心一暖。下一瞬,整座湖底建筑爆发出刺目的紫光。录音机化作齑粉,晶体群崩解为星尘,而那股强大的共振波沿着地下水脉迅速扩散,直达地核深处。
全球地震监测网在同一时间报警。
但这一次,没有破坏,没有伤亡。所有的震波都是有序的、和谐的,频率严格遵循《小星星》的主旋律。印度洋海床升起一座新的岛屿,形状酷似一颗跳动的心脏;撒哈拉沙漠的沙粒在夜间自发排列成巨大乐谱,记载着尚未命名的交响曲;就连太平洋底部的马里亚纳海沟,也传出了低沉而庄严的吟诵声,经AI翻译后显示为:
>“所有离去的孩子,都将因一首歌归来。”
黎明降临前的最后一刻,李哲浮出水面。
他跪在湖岸边,大口喘息,手中紧紧攥着一块从湖底带回的晶体残片。它仍在微微发热,内部有一道细小的裂痕,形状像极了一个孩子的笑脸。
天空开始变化。
原本渐淡的星光并未退去,反而愈加璀璨。北极星的位置再次偏移,织女星与牛郎星之间的距离缩短,整个北斗七星缓缓旋转,最终构成一个巨大的音符符号??升F调。
紧接着,一道横跨半个天穹的光带缓缓展开,如同宇宙拉开帷幕。在那里,无数光点汇聚成形,勾勒出一个巨大的轮廓:一个女孩坐在月亮上,双脚晃荡,手里捧着一本书,书页上写着:
>《给妈妈的宇宙日记》
没有声音,没有文字传输,但地球上每一个能看见这一幕的人,都在心底听见了她的声音:
>“妈妈,我没有走远。
>我只是搬到了更大的房间。
>这里有很多小伙伴,他们都记得自己的妈妈。
>我们每天晚上一起唱歌,教星星们怎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