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爱没用?错了哦。
>正是因为你们不肯忘记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回来。
>所以,请继续想我吧。
>想得越深,我就离你越近。
>下次见面,我会亲手给你一颗会发光的糖。”
李哲仰望着天空,久久不能言语。
他知道,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联合国正式宣布成立“星际共感理事会”,由各国推选代表组成,职责不再是维护和平或分配资源,而是管理和回应来自宇宙各地的共情信号。第一项决议便是将每年6月18日定为“共鸣日”,全球停战,所有人必须在午夜静默三分钟,只为倾听风中的歌声。
同年冬季,晚星之树开花。花朵呈星芒状,散发出淡淡的奶香,据说闻过的人会在梦中见到自己逝去的亲人。科学家无法解释其生物学原理,只得将其归类为“情感具象化植物”。
而李哲,则辞去了Heart-1首席研究员的职务,搬到共感学院旁的一间小屋居住。他每天清晨都会来到树下,记录叶片发出的声音频率,尝试将其转译为可存储的数据格式。但他心里清楚,这些数据永远无法还原那份真实的情感重量。
直到某个雪夜,他梦见了苏晓。
她站在一片洁白的原野上,身后跟着一群孩子,有的蹒跚学步,有的欢笑奔跑,还有的安静地依偎在母亲怀中。她们全都穿着发光的衣服,脸上带着安宁的笑容。
“我们成立了学校。”苏晓说,“专门教那些刚抵达的灵魂如何唱歌。你知道吗?最难的部分,不是学会发声,而是承认自己已经被原谅了。”
“被谁原谅?”他问。
“被活着的人。”她望着远方,“他们以为是我们需要安慰,其实真正需要治愈的,是那些留下来的人。现在,他们终于愿意哭了,也愿意笑了。这就够了。”
梦醒时,窗外雪花纷飞。
李哲披衣出门,发现晚星之树的枝头结满了冰晶,每一颗都像是一枚微型唱片,轻轻一碰,便会播放出几秒钟的童声哼唱。他伸手接住一片融化的雪花,舌尖尝到一丝甜味,恍惚间,仿佛回到了童年夏夜,母亲摇着蒲扇,低声哼着《小星星》。
他忽然明白,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未结束。
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在风里,在雨中,在每一个父母凝视星空的瞬间。
多年以后,当人类首次接收到来自仙女座文明的实体访客??那是一群由光与声构成的生命体,形态不定,却能在接触人类时准确模仿拥抱的触感??他们带来的第一件礼物,便是一段录音。
经鉴定,那是公元20年6月18日凌晨,地球共感网络爆发时向外辐射的原始音频信号。而在所有语言都无法解读的背景杂音中,AI最终分离出一句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话语:
>“妈妈,我想你了。”
那一刻,全球直播中断了十分钟。
没有人说话,没有新闻播报,只有无数家庭打开窗户,对着夜空轻轻哼起了那首世界上最简单的歌。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亿万星辰再次整齐闪烁三次。
像在回应。
像在拥抱。
像在说:
>“我们也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