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项目叫《沉默成本》。”他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讲的是一个编剧如何在资本的压力下逐渐妥协,最后亲手毁掉自己最初的作品。我想告诉所有人,背叛理想的代价,不是失败,而是再也认不出自己。”
会议室一片静默。
林骁盯着他看了很久,忽然问:“你被封杀多久了?”
“两年零七个月。”周屿苦笑,“期间投过八十六个剧本,全被退回。有家公司让我改,加恋爱线、加爽文节奏、加‘正能量反转’,我说不,他们说:‘你不配合,我们就找别人写。’结果三个月后,我看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主角换了名字,署名也不是我。”
林骁缓缓起身,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欢迎加入‘逆光计划’。你的项目,我们全额资助,独立制作,不受任何干预。”
周屿愣住,眼圈瞬间红了。“真的可以吗?”
“当然。”林骁微笑,“因为我们不做生意,我们只做电影。”
会议结束后,陈默凑上来,低声说:“林导,广电那边来消息了,说有人匿名举报《破晓》剧本‘煽动对立’‘抹黑影视行业’,要求提前送审。”
林骁冷笑:“让他们查。剧本每一句话都有出处,每一个情节都能找到原型。如果这叫抹黑,那不如把整个行业的遮羞布都掀了。”
话音未落,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别太得意。你以为你赢了?游戏才刚开始。】
林骁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几秒,随即删掉,转身走向剪辑室。
他知道是谁发的。沈天澜虽已被边缘化,但他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远未彻底瓦解。而这场战争,也不会因为一部《逆火》就结束。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当晚,《破晓》首支预告片发布。没有华丽特效,没有明星口号,只有一段黑白影像:一群人在暴雨中搬运设备,脚步沉重却不停歇。画外音是林骁五年前在论坛上的原声回放:
“我认为,导演的第一责任,不是讨好资本,也不是迎合市场,而是忠于事实,忠于人性。”
最后一帧,火焰燃起,照亮一行字:
【有些光,烧尽谎言才会亮。】
短短十分钟,播放量破千万。微博话题#我们还能相信电影吗#冲上热搜第一。无数网友晒出自己保存的老电影票根、学生时代写的剧本草稿、甚至童年自制的“导演证”。
有人留言:“小时候我以为电影是梦,长大后发现它是镜子。可现在,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把刀,剖开虚假,留下真实。”
林骁躺在床上刷着这些评论,手机突然响起视频通话请求。来电人显示是赵崇山。
“老师?”他连忙接通。
老人坐在书桌前,身后摆满了电影书籍和奖杯。“我刚看完预告片。”他笑着说,“比我想象的还要狠。”
“还不够。”林骁摇头,“这个行业病得太深。我们拍的不是电影,是在做手术??切肿瘤,保命脉。”
赵崇山深深看他一眼:“你要小心。有些人,宁可让行业死,也不愿让它变。”
“我知道。”林骁平静道,“但他们忘了,火一旦烧起来,就不是谁都能扑灭的。”
挂断电话后,林骁翻出硬盘里的秘密文件夹,打开一段从未公开的录像。画面中,是三年前《赤焰》项目被强行终止当天,沈天澜在办公室与几位投资人密谈的偷录音像。虽然画质模糊,但声音清晰可辨:
“林骁这种人,必须打垮。他要是成了,其他导演都学他讲真话,咱们还怎么赚钱?”
“让他消失。行业规矩,不服管的,就得出局。”
林骁静静地看着,脸上没有愤怒,只有冰冷的清醒。
他将这段视频加密备份,发送至三个不同的云端服务器,并设置定时公开??如果他在未来三个月内发生意外,这段影像将在全网自动发布。
这是他的底牌,也是最后的防线。